2009年,希腊突然宣布“没钱了”。更离谱的是这场债务危机,竟然有人甩锅给中国,说是中国加息把希腊拖下了水。
结果在希腊最困难的时候,西方国家嘴上说救,手上却递刀。反倒是被骂的中国,不吭声地伸出援手,一手港口,一手投资,硬是把希腊从经济坟头上拽了回来。
他们指责中国,自己先倒了
如果你对“债务危机”这事还有点印象,那你应该记得2009年尾声,欧洲一脚踏空,全球资本市场全体哆嗦了一下。主角是谁?希腊。这场危机要讲透,还真不是简单一句“没钱了”能概括的。
早在2009年年底,希腊的公共债务就已经堆到GDP的110%以上,财政赤字占GDP的12%以上,远超欧元区“赤字不超过3%”的纪律底线。
但要命的是,希腊不是突然“猝死”,而是“病入膏肓”的长期躺平型。经济结构单一,旅游业和服务业占GDP近七成,制造业比不过德国,农业贡献低,产业链断层严重。偏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来,游客骤减,外汇断供,希腊就像断电的老电视,啪的一声,黑了。
财政不行还大方,养老金高,公务员多,福利满天飞,整个国家看上去像个提前退休的欧洲老干部。但问题是钱哪来的?当然只有借。
长期高负债运行还不够,希腊还耍“小聪明”掩盖真实债务,连带着让整个欧元区都背了锅。你说这要在公司,早就被审计踢出去了。
但这场危机里最令人无语的,不是希腊“躺”得狠,而是西方学界有的“锅甩得精准”。
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经济学教授James Hamilton,在博客上公开表示,中国的紧缩政策是造成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乍一听有点逻辑,但细一琢磨,你这不是硬拉中国下水么?欧洲国家年年超支,希腊财政早就烂到根了,怎么就成了中国加息引发的?
更荒唐的是2015年6月30日,希腊连还IMF的16亿欧元都拿不出来,正式成为“欧元区第一个违约国家”。此刻再看当初那些把“希腊危机归因中国”的言论,别说推理,就是胡说八道都显得高级。
欧盟救援比危机还疼
希腊破产的消息一出,欧洲政治圈立马“高血压”发作。可话又说回来,毕竟是一家子人,欧盟成员国不能眼看自己兄弟倒下。于是,援助来了,但这“救命绳”上绑满了倒钩。
2010年5月,经过欧盟一场马拉松式会议,终于联合IMF一起拍板,设立一个高达7500亿欧元的欧债危机应对基金,希腊作为首个受益者,拿到1100亿欧元紧急援助。
看上去是天降甘露,实则附加条件堪比灵魂出卖。
首先,希腊必须紧急削减财政开支:削养老金、砍公务员、提高税收,全方位紧缩政策。说好听叫“结构性改革”,说难听点,是你要活命,先削自己一刀。而这些措施一出台,直接点燃了国内民众怒火,大罢工、大游行接连不断。
然而救援效果却并不理想。2011年,眼见“第一轮方案”像是把一个病人强灌了清肠药还不让喝水,欧盟只得酝酿“第二轮救助”,这回更狠,条件更苛。
第二轮方案总规模1300亿欧元,但前提是私人债权人必须“自愿”减记债务,额度高达1000亿欧元。啥叫“自愿”?其实是不签就等于债务违约,全欧元区金融市场陪葬。
希腊必须立法保证未来政府不能推翻紧缩方案。也就是说,无论哪个党派上台,都得按现在这份“屈辱条款”执行,不得反悔。
欧盟还强行给希腊设了目标,到2020年,国债占GDP比重从160%砍到120%。
最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即便拿到两轮援助,希腊依然没走出困境,失业率高企、民间信心崩塌、国家主权几近“半托管”状态。
不少希腊人愤怒表示,欧盟不是“家人”,是“高利贷主”。他们想救希腊?不如说是想保住自己手里的债券安全。
一港之力,抬起半个希腊
在欧盟这边还在吆喝“救救希腊”的时候,中国已经悄悄“动手”了。先别说贷款、别说收债,中国出手的方式有点出人意料,不是金融战术,而是基础设施实操。
主角是谁?比雷埃夫斯港,它位于雅典西南10公里,是希腊最大港口、地中海东部的交通要冲。但在债务危机爆发后,这里早就被金融寒流冻得半死不活。
码头工人失业、设备老旧、运输效率垫底,连希腊人自己都快放弃了它。这时,中国来了。
中远海运集团(COSCO)入局比雷埃夫斯港,堪称中国对希腊最实在的出手之一。
中远入驻后,扩建港口提升吞吐量,引入现代化管理提速运营,同时串联起物流、维修等上下游产业链,让一个濒临停摆的老港口重新焕发生机。
比雷埃夫斯港不仅是中国企业实实在在投下去的钱,更是中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之一,撑起了地中海东岸的物流命脉。
比雷埃夫斯港成为了地中海最繁忙的中转枢纽之一,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地方财政收入,让希腊人第一次看到了“合作不是施舍”的可能。
2015年6月29日,中国总理在访欧期间公开表示,中国从大局出发,为希腊克服主权债务危机作出努力,回应其关切和请求。
对比起来,欧盟开了几十次会议、签了几十页条款,结果让希腊背上更多政治债;中国干了一个港口,拉了一个产业,撑起了一块自我造血的区域。一个靠嘴,一个靠手,你说哪个是真正“抬出危机”?
说到底,中国不是救世主,也没兴趣搞“谁欠谁”的舆论秀。但我们知道,当一个国家病入膏肓,最需要的不是数落,而是实实在在的帮扶。
比雷埃夫斯港不是神话,是一艘“开进希腊”的中国货轮,载着务实、互利,还有一点点,别人给不了的尊重,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气和务实。
参考资料: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上海期货交易所
希腊债务危机与中国有关吗?.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2010年 12月 02日
欧盟如何把希腊拉出“无底洞”.人民网.2012.04
共建“一带一路”,创造共同发展新机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2年09月12日
希腊主权债务包袱 中国背了多少.中国经营报.2015-07-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