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7月20日,就正式进入“三伏天”了。
俗话说,“热在三伏”,可这人人喊热的“苦夏”,却是老祖宗眼里的排寒黄金期。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三伏天阳气最旺,天地之气最热,人体毛孔大开,藏在骨头缝里的寒湿之气,很容易被“烤”出来。
嫌去医院贴敷三伏贴麻烦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个省时省心的方法——生姜贴脚心。用厨房里最常见的东西,睡前花5分钟,就能受益一整年。
生姜:驱寒小能手
三伏贴最主要的目的是温阳散寒,而生姜也是公认的“驱寒小能手”。
小时候淋了雨,吹了冷风,妈妈端来的姜茶总带着股辛辣的暖,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胃里;
姑娘家经期小腹疼,煮碗红糖姜茶,痛感就没那么强烈了;
就连受了风寒感冒,也会再额外喝碗姜汤发发汗,比吃啥药都舒服……
“姜能驱寒”,已经刻在了国人的DNA里。生姜里头的姜辣素、挥发油,能像小刷子似的,把身体里的寒气一点点“刷”出来。
更妙的是,不用非得进肚子,把生姜往脚底一贴,驱寒效果照样顶呱呱。
涌泉:阳气小火炉
为啥偏偏是脚底?
所谓“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跑过来要“翻山越岭”,脚底脂肪又薄,晚上睡觉还总爱把脚伸到被子外,寒湿邪气可不就盯着这儿钻空子嘛!
足底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它是寒湿之气的“出水口”,也是身体阳气的“小火炉”。
把生姜片贴在这里,就像是给炉子加柴,能让阳气顺着脚底往上涌,并把身体里的水蒸发出去。这叫补阳又散寒,一举两得!
涌泉穴怎么找?
把脚趾蜷起来,脚底前 1/3 处会出现一个凹陷,凹陷正中间就是涌泉穴。对着第二、三脚趾缝,按起来还酸酸胀胀的,那就准没错啦。
生姜贴脚心的做法
这个方法操作起来超简单,将生姜切成硬币厚,家里有胶带的拿胶带,没有的可以去药店买点医用贴敷,这样透气性更好。
睡前洗干净脚,擦干水分后,将生姜片放在涌泉穴上,用胶带或者医用贴敷贴好,再穿上袜子固定好,就搞定啦!可以一直贴到第二天早上。
(Ps:怕弄脏袜子的朋友,裹一圈保鲜膜也可以哦,但别裹太紧啦,避免闷热导致皮肤潮湿、瘙痒)
还有几个小细节需要注意:
皮肤敏感的朋友,首次敷贴不宜超过2小时,适应了再慢慢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8小时;
贴完要是觉得痒得厉害,或者皮肤发红、刺痛,赶紧揭下来,别硬撑;
糖尿病足、脚上有伤口或者感染的朋友,千万别试这个方法!
说真的,三伏天的养生哪有那么复杂?不用花大价钱买保健品,不用专门跑医院排队,厨房拿片姜,睡前5分钟贴贴脚,就能把攒了一年的寒气慢慢排出去。
今晚洗完脚,不妨就试一试?睡前贴片姜,再喝上一杯温补的羊奶,你会发现,有些小习惯,坚持下来,真的能给生活添不少热乎劲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