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山东彭译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望着账户里仅到账的50万元,眉头紧锁。这距离双方签订的分期还款协议中“首期支付200万元”的约定,还差了150万。而这笔拖欠,只是这家企业5年来被欠2000余万元工程款的缩影。
从签约到竣工:3000万工程的“顺利开端”
2019年,山东彭译公司与祁县鑫泽公司、祁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下《施工合同》,承接祁县朝阳街绿化工程,合同金额3037.6万元。项目推进顺利:2020年11月完工,12月通过初验;2022年12月,第三方机构山西恒实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决算报告,确认工程总造价2781.52万元。
此时的山东彭译公司或许没料到,竣工不是终点,而是回款难的起点。
从协议到违约:8年分期为何连首期都“打折扣”?
工程款支付的拉锯战从决算后开始。祁县财政评审中心将金额审减至2549.48万元,截至2024年7月,山东彭译公司仅收到522万元,剩余2027.48万元迟迟未到账。
为推动回款,三方于2024年7月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剩余款项分8年支付,前三期每期不低于200万元,后四期每期不低于300万元,管委会承诺“若鑫泽公司违约,将代为支付或资产抵顶”。
然而,2024年12月首期付款时,祁县鑫泽公司仅支付50万元,协议成了“纸上约定”。山东彭译公司负责人无奈表示:“公司已多次让步接受审减,可连白纸黑字的付款计划都无法兑现,现在资金链快断了。”
企业诉求VS官方回应:2000万欠款卡在何处?
山东彭译公司的诉求很明确:按第三方原审计金额2781.52万元支付剩余欠款2209.52万元及48万元设计费,撤销财政审减。“5年拖欠让公司经营举步维艰,工人工资、材料款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对此,祁县鑫泽公司负责人回应:县级财政紧张,债务不止这一家。承认仅支付50万元的事实,称债务已列入政府化债计划,建议企业“按季度催款、分步解决”,“年底一次性付200万给一家企业,确实有困难”。
公开求助+法律准备:企业盼“守诺”更盼“回血”
如今,山东彭译公司一边通过网络公开呼吁,希望社会关注推动问题解决;一边已着手准备法律途径维权。“我们不是要为难谁,只是想要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工程款。”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中小企业的无奈——从工程竣工到如今,5年时光里,约定的付款成了“空头支票”,而企业的经营困境却在真真切切地加剧。
这笔拖欠的2000余万元,不仅是数字,更是企业活下去的“救命钱”。祁县的“财政紧张”与企业的“经营危机”如何平衡?签好的协议能否真正落地?这场持续5年的工程款拉锯战,何时能迎来结局?
我们期待双方能拿出诚意,让企业在寒冬中早日“回血”,更让市场看到契约精神的重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