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扭出了好多小花朵,大家扭的小动物也好可爱!”7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清风如约至 艺美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新进村“爱心托管班”,开展“艺术润童心”暑期特别课程。通过创意手工课程激发留守儿童艺术潜能,丰富暑期文化生活,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教室内,“扭扭棒的神奇世界”主题手工课正在展开。志愿者张展婷通过多媒体讲解扭扭棒的环保特性与艺术价值,并将扭扭棒分发到孩子们手中。“大家看,这样旋转、折叠就能变成花瓣。”石晓妍边演示基础技法,边耐心指导,手把手指导立体造型技巧。鲍哲庆小朋友将扭棒巧妙拧成螺旋状的眼镜框,赢得满堂喝彩。
两小时创作后,孩子们交出了答卷:张紫怡编织的渐变花朵发卡缀满亮片,阳光下熠熠生辉;张铭灿制作的“彩虹蜗牛”昂着七彩触角。作品展出时,孩子们讲解灵感,满是自豪。“以前暑假只能看蚂蚁搬家,今天我用扭棒给妈妈做了会发光的太阳花!老师夸我,原来我也能做出漂亮东西!”张紫怡说道。
“老师,这个送给您!”一位腼腆的女孩将扭棒星星塞进志愿者陈思臻手中,“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石晓妍感慨道:“这儿的孩子们缺的不是天赋,是触碰创意的机会。他们手指缠绕扭棒时的专注眼神,比任何城市画室里的作品更珍贵。”陈思臻也表示,这根小小的扭棒,一头连着高校讲台,一头系着田间地头,这才是志愿服务最重的分量。
张展頔看着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花朵别在父母衣襟上,说道:“当看到孩子们将编织好的发卡别在父母的身上时,我突然懂了美育的真谛——教会孩子用创造点亮平凡生活。那些彩色的毛绒扭棒,正在缝合城乡艺术资源的鸿沟。”
据悉,本次支教活动是武科大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下乡”系列活动之一,后续将持续输送优质美育资源。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爱心,为乡村儿童打开艺术之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新铺镇团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