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7月10日新闻(通讯员 刘涌潮 张伟晨 黄珍琦 刘逸飞 谢子恒 报道 李盈 摄影)2025年7月10日,武昌理工学院智创先锋红色“青骑兵”志愿服务团抵达恩施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开展了关于房屋建设以及文旅宣传方面的调研活动。随着几日调研活动的推进,团队成员发现了当地一座历史颇为悠久的竹酒酒坊,随即对其开展了相关的走访调研与材料收集工作。
![]()
在走访村内房屋改建情况时,团队发现了这座相较于周围建筑显得颇为古朴的酒坊。据村民讲述,该酒坊至少已有百年历史,其原木榫卯结构的屋架仍保留着清代民居的营建技法。青石板地面被岁月打磨,墙角堆叠的老酒坛爬满了绿苔,最里间的木质酿酒器具上,还留存着匠人手工雕刻的花纹,让这座酒坊成为了村落里“能触摸的历史”,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它被团队锁定为调研核心。
经志愿者走访发现,当前乡村旅游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类项目陷入了“景点复制、体验雷同”的困境。大树垭村虽坐拥层峦叠翠的森林山峦与碧波蜿蜒的清江景观,但因缺乏可触摸、可参与的独特文化载体,难以在同类乡村游中形成记忆点。志愿者们原本期望以村内百年竹酒坊及其传统酿造技艺为突破口,打造差异化的文旅标识。然而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了问题,“文化断代”使得酒坊传承失去了年轻血液的根基,且文化故事零散空白,珍贵的酒坊历史始终以口耳相传的碎片形式存在。仅仅听闻碎片化的语言,难以引发共鸣,导致酒坊难以转化为独特的优势。
![]()
针对以上情况,团队成员经过反复商讨,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加固不拆旧,重点修复酒坊松动的木构架,对青石板地面修缮复原,既确保安全,又保留岁月痕迹;二是在酒坊东墙开辟“工艺展示角”,将现存的清末竹酒漏、民国木质发酵桶等老器具分类陈列,每件配备注释标牌,让游客可触摸、观察细节;三是有效链接清江景观资源,设计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整体吸引力。团队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助力大树垭村盘活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名片。
调研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智创先锋红色“青骑兵”志愿服务团成员胡兴鹏,他认为:“大树垭村当地文化景观需要挖掘当地特色景观,重点发展和宣传具有一定特点的当地文化内容,并将其作为乡村文旅发展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和延续。希望大树垭村当地的文化旅游事业蒸蒸日上,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的欢乐与美好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