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希腊还深陷债务危机之中,其国内生产总值在八年间下滑26.6%,首都雅典一度陷入经济停摆的沉寂。然而今天,希腊及其在欧债危机中曾接受“三驾马车”(Troika,即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伙伴——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不仅经济增长表现超越欧元区平均水平,甚至在某些关键经济指标上超越了当年设定救助条件的“核心国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低于法国3个基点,比意大利低18个基点,显示其被市场认为信用风险更低。而在财政方面,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已实现预算盈余,西班牙的财政赤字也大幅缩减。与之相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的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其中法国公共债务自2015年以来增长迅猛,已成为欧元区的核心隐患之一。
这一“经济逆袭”不仅体现在债务和赤字上。在经济增长方面,2024年葡萄牙GDP增长1.6%,希腊增长2.2%,西班牙更是达到2.8%,而法国仅为0.6%,德国更是零增长,意大利也不过0.7%。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这一增长并非以增加财政赤字为代价,而是在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基础上实现的。
这种趋势也反映在企业投资行为上。法国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Carrefour)日前宣布,将出售其在意大利的1200家门店,并计划裁员,其官方理由是“消费能力持续下降,能源和物流成本上升以及利率高企带来的利润压力”。然而,在同一时期,家乐福不仅重新进入了2017年退出的希腊市场,还在西班牙加速扩张。这一地缘性选择,正是对欧洲经济重心悄然东移的实际映照。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三驾马车”当年政策争议不断,其背后的强制性财政紧缩和国家主权受损饱受批评,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国家的深层次结构调整和行政改革逐渐显现成效。例如,数字公共服务领域的“欧洲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DESI)显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欧盟27国中已位列前五,希腊也取得显著进步,而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则排名持续下滑,分别位于第24、第18和第15位。
同时,人才结构和政治层级的代际更替也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希腊现任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拥有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背景,并曾任职麦肯锡;西班牙财政部长卡洛斯·克尔波(Carlos Cuerpo)则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这一代技术官僚型领导人,正在重新定义南欧国家治理模式。而与之对照,法德意等传统强国政坛精英阶层则表现出路径依赖和封闭性,在改革与治理效能方面反而后退。
尽管希腊等国依旧面临贫困率高、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但数据显示,他们在排除财政虚高、加强机构能力建设、重组政府支出方面的效率已明显提升。欧元区外围国家今日的相对成功,未必归因于“三驾马车”的政策本身,而或许正是源于这场危机带来的“毁灭式更新”与制度重塑。
而当年在多维度施压下主导财政紧缩的德国和法国,如今却被迫面对自身经济结构老化、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治理低效等多重挑战。2010年在多维尔(Deauville)共同亮相的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萨科齐(Nicolas Sarkozy)曾嘲笑意大利和希腊的财政混乱,如今,一个正在为其对俄政策和欧元危机处理方式在回忆录中辩解,另一个则身陷司法调查、丧失荣誉。
十年间,欧洲政治与经济重心的此消彼长清晰可见。曾被贴上“失败国家”标签的南欧国家,正在用财政纪律、治理效率和年轻一代领导人的专业性,缓慢而坚定地弥补与北欧国家的历史差距。而曾高高在上的“核心国家”,则在制度僵化与自我优越感中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来源:意欧视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