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通讯员 王天琦
近日,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金国接受本报专访,详细介绍了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李金国表示,开封市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夜经济”等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目前开封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非遗项目60个、市级非遗项目270个,涵盖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李金国介绍道,这些项目承载着开封作为八朝古都的历史记忆,兼具艺术价值与地域特色,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等已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
为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开封常态化举办非遗市集,固定时间地点集中展示各类非遗项目。市集通过传承人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拉近非遗与大众距离,不仅激活了夜间消费市场,更成为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
在“非遗+旅游”领域,开封成效显著。以清明上河园为例,2025年春节假期引入非遗项目后,接待游客量与旅游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龙亭公园、铁塔景区等也通过非遗展演、主题活动等形式,丰富了旅游体验。李金国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更多“非遗+夜经济”“非遗+研学”产品,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在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开封市现有国家级传承人9名、省级传承人81名、市级传承人444名。李金国表示,这些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开封市已开展非遗进校园、培训班等活动,并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吸引年轻人参与,破解传承断层难题。
展望未来,开封将从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发力,推动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千年古都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