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石晓冬:通州北三县区域跨界协同的空间规划考量》文章,作者系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文章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出发,聚焦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对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重点,以及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其中,再次提到进京检查站问题。
![]()
北京日报客户端内容截图
文章提出,通州区与北三县聚焦一体化机制和平台和重点领域,最终稳定形成体制机制、生态协同、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改革创新6个方面一体化发展重点。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全力推进平谷线建设,持续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断头路建设,研究进京检查站外迁,构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的快速路网体系。
这里提到的“研究进京检查站外迁”,应该就是2022年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中的,内容如下:
![]()
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阶段进展中,文章显示,两地交通互联不断优化,交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包括京唐城际铁路通车运营,轨道交通平谷线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在建跨潮白河大桥、厂通路有序推进。开通跨界通勤定制快巴线路11条,引进北京公交线路22条,日客运量达14万余人次。燕郊西出口立交枢纽通车,出京由原来半小时缩减到10分钟。
但区域道路交通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目前,结合跨界交通流分析,部分路段仍存在堵点。当前,北三县通过检查站进京车流量日均16万辆、人流量日均40万人,其中60%以上为通勤车辆和人员,重大活动安保期车辆平均通关时间1—2个小时,为提高进京检查站的通行效率方面,推动白庙、兴各庄检查站建设公交专用道,开通通勤定制快巴。同时,正在研究进京检查站外移。
![]()
北京市中心城区通勤等时圈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综合以上两处表述来看,进京检查站外移规划大概率或有,只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这个在三河市最新发布的 “三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中也有透露:“加强与北京周边地区协同布局,理顺跨界道路,为进京检查站外移提供空间保障。”
![]()
时隔一年多,关于检查站外移的消息已经少之又少了,而检查站最新消息就是燕郊进京白庙检查站升级扩建完成,且进京通勤效率有所提升,消息如下:
不久前,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升级、扩建。这两日,有热心读者反映,白庙检查站已经升级扩建完成。
![]()
实探:
检查站全面升级,安检通道增至12条
早高峰,本报抵达通州白庙检查站,升级扩建后的白庙检查站“容量”大了不少。多位司机表示,“感觉确实比之前快些了。”但也有司机表示,车流量大的时候还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
其中,白庙南综合检查站分为北厅、中厅和南厅,安检通道拓宽至12条,均已投用。
白庙北综合检查站机动车安检通道拓宽至6条,本报抵达现场时,其中5条用做机动车检查,1条灵活用做非机动车检查,可同时进行4组检查。
![]()
非机动车检查通道设置4座闸机,每个闸机都配置工作人员,高峰期时会增加几名工作人员辅助检查。
![]()
现场可以看到,新建的检查大厅采用现代化设计,进京多条车道并行排列,每条车道均配备专业检查设备与人员,可同时对多辆机动车进行快速、细致的检查,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方便过往车辆便捷、顺畅通过。
![]()
此外,地面标识也更清晰明确,能够引导车辆有序排队、分流,减少了车辆交织与排队等待时间。同时,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也得到了完善,加装了防护设施,保障了非机动车和来往行人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转自北京青年报)
此次燕郊又冲在了最前面,那么您觉得大厂香河进京检查站有没有升级扩建的可能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还有就是检查站外移还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呢?(欢迎下方投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