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嘉鱼,岭南之奇珍也。其名久负盛誉,史载可溯至唐。历代典籍,如刘恂《岭表录异》、周去非《岭外代答》,皆详述其形:状似鳟鳜,头尖鳞细,腹满膏脂。此鱼性高洁,不入浊流,常栖石岩,食苔饮乳,故古人誉其为“鱼中第一”。其味之美,烹饪亦奇,或“以芭蕉叶隔火炙之”,或“自裹煎熬,不别用油”,皆成绝味。尤为独特者,西江嘉鱼与四川嘉鱼习性迥异:蜀鱼畏寒喜热,“三月出穴,十月入穴”;而西江嘉鱼则傲霜斗雪,“十月出穴,三月入穴”,每至“霜寒江清,潮汐不至,乃出穴嘘吸雪水”(屈大均《广东新语》),其清姿灵性,向为文士所咏,如陈白沙诗云“烦恼嘉鱼不上钩”,道尽渔者期盼。德庆一带,地处西江要冲,自古即为嘉鱼主产区,地方志乘屡载不鲜。及至民国,报刊亦有报道。
德庆嘉鱼
(《国华报》1947年1月20日)
德庆位于高要之上,梧州之下,县城前临西江,交通便利。德庆沿岸一带,鱼湾甚多,渔人设鱼排打鱼为活者,不下数千人。当地学校之经常费,大半藉收鱼湾租为挹注,可见该河面鱼产之富矣。所产以三黎鱼、鲤鱼、鲮鱼为最多丶而以嘉鱼为最著。嘉鱼为海鲜之一,肉多而美,柔若无骨,可蒸可煮,味道甘香隽永,入口滑润,异常美味。每当冬季,河水澄清,辄浮游水面,渔人或网或钓,日可获数尾。因其美且罕,价遂贵于常鱼。现时德庆鱼价每斤不过千二三元,而嘉鱼已沽至每斤三千元,仍有供不应求之势,于此足见嗜嘉鱼者之众矣。惟离水未几即死,以盐腌之,又失真昧,须即食方可云。
观此民国卅六年之报道,嘉鱼虽仍称“最著”,捕获已日仅“数尾”,价昂至常鱼则近三倍,且“供不应求”,其珍稀之态已显。报道所叹“离水未几即死”“须即食方可”,亦印证了古籍所述其难以远运、极其娇贵的特性。千年以降,西江嘉鱼从“十月出水鲜”的丰饶,至民国时已呈“美且罕”之局。今人读此旧闻,遥想当年渔湾繁忙、嘉鱼待沽之景,对照典籍中“白如玉,入口若豆腐”的绝味描述,更感生态变迁之剧。此鱼今已罕见,几成绝响。重读白沙先生《经悦城》诗中“烦恼嘉鱼不上钩”之句,其意或已超越垂钓之趣,而深寓对生态失衡之忧。保护西江流域清流石穴,修复其独特生境,方是重现“南有嘉鱼”千年盛景之根本,亦不负此灵物“性洁不污”、“嘘吸雪水”之高格。唯愿后世子孙,仍有缘亲见西江碧波之中,嘉鱼逐清流而戏,再品那“甘香隽永,入口滑润”的至味。
德庆悦城镇出水的西江嘉鱼(来自读者HZF)
不入浊流的西江嘉鱼——西江嘉鱼记载典籍汇编
2025-04-30
陈献章《经悦城》诗中的龙母文化:源远流长,神圣庄严!
2024-10-23
相关视频
端溪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在这里,您可以阅读许多关于德庆乃至肇庆人文历史的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德庆(肇庆)历史,帮助您深入研究德庆(肇庆)文化。
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