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美国债务风险上升和美元信用下滑,亚洲金融压力增加,地区国家减持美债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强化亚洲金融合作、降低美元依赖尤为紧迫,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扩大清迈倡议规模、推动建立“亚洲货币基金”、加快本币结算机制和债券市场建设、加强央行数字货币合作等。亚洲需通过多元合作,塑造更加安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增强金融自主权。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
作者:熊爱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当前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造成美元资产风险上升。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意在缩减美国贸易逆差,结果却大幅冲击了美元的全球避险属性,造成美债在短时间内抛售。美债风险大幅推升美债收益率上行。2025年5月,30年期美债收益率曾数日突破5%,与2007年的水平大致相当,显示出全球市场对美债信心的逐步流失。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大幅削弱美元信用基础。5月16日,穆迪公司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及利息支出增加,该机构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同时将其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至此,国际三大评级公司均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3A以下。
近日美国通过“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强调减税与增支,同时进一步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这虽然能暂时缓解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但也意味着美国债务未来将进一步大幅增长。截至目前,美国国债余额已突破36.2万亿美元,债务利息支出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美国主权信用3A评级“失守”后,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财政赤字扩大与债务负担沉重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也必将引发市场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重新评估。
亚洲一直是美元资产的重要持有者,美元信用下降对这一地区的影响首当其冲。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24年6月,亚洲各经济体持有的美国各类证券资产接近9万亿美元,占外国持有美国债券总资产的29%。其中,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等成为持有美国证券资产最多的经济体。在美国债务风险上升的情况下,亚洲经济体也在纷纷减持美债规模。例如,2025年4月,日本持有的美债规模为1.13万亿美元,相比2024年的高点下降了325.6亿美元;同月,中国持有的美债也降至7572.5亿美元。
![]()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减持美元资产只是应对美元资产信用下降的一个解决方法。从长期来看,亚洲仍需进一步强化区域货币与金融合作,从根本上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一是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加强了区域货币合作,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清迈倡议多边化 (CMIM) 的资金规模不断提升,并大幅降低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安排的融资挂钩比例,与此同时,在美元之外,CMIM还增加了本币出资条款,区域所有权属性进一步增强。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 (AMRO) 在2016年2月升级为国际组织,其对CMIM实施的支持,以及加强区域宏观经济监测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未来应进一步扩充CMIM的规模,不断扩展CMIM贷款工具,并努力提升其贷款工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应进一步加强AMRO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建设,最终促成CMIM与AMRO的合并统一,甚至建立亚洲的“区域货币基金”,为区域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二是持续推动亚洲区域内本币使用。货币错配,即资产与债务币种不匹配,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提出“亚洲债券市场倡议” (ABMI),其目的是通过发展本币债券市场解决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问题,推动区域储蓄向本地投资转化。
![]()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除了本币债券市场建设外,亚洲也在积极推动区域内的跨境贸易本币清算结算。从2016年开始,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陆续签署本币结算框架。2019年东盟制定《东盟本币结算框架指南》,目的是将已有的本币结算框架扩展至所有东盟国家。东盟部分国家还陆续同日本、中国、韩国签署了类似协议。2025年5月,中国和印尼央行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双方本币结算合作范围从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扩展至包括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全部交易,进一步推动本币在双边交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未来,亚洲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各国的双边本币结算、双边货币互换、双边货币直接交易等机制,通过共同促进双边本币的使用,促进双边经贸合作。
三是加强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数字货币不但推动着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塑,也在推动着跨境支付体系的变革。当前亚洲地区数字货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已全面推广实施,大部分亚洲经济体也启动央行数字货币试点或者加入开发行列。除在国内层面的积极推动外,亚洲部分经济体也在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区域层面的合作,如中国、泰国等通过多边数字央行货币桥 (Multi-CBDC Bridge),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通过多国央行数字货币项目 (Multi-CBDC Platform) 等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未来应吸引更多亚洲经济体加入这一合作领域,完善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网络,进一步便利区域内跨境支付。
加密货币、稳定币在亚洲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十分重视加密货币,特别是稳定币的发展,希望借助稳定币来维护美元国际地位。美国的这一战略调整也进一步推动了亚洲的稳定币发展热潮。对此,亚洲应完善相关监管框架,并加强区域层面的监管协调与合作,在创新发展和金融稳定中寻求平衡,在新的全球货币竞争中赢得主动。
![]()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Risk mitigatio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高进安
编辑:张钊
![]()
![]()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