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桥
布达佩斯工业时代的轻盈幻影
布达佩斯自由桥横跨多瑙河,位于城市中心,连接佩斯一侧的大中央市场与布达一侧的盖勒特山及其著名温泉疗养区。作为布达佩斯四座历史桥梁中最短的一座,它却以结构轻巧、造型优雅,以及桥塔上象征民族精神的匈牙利神话图腾而备受喜爱,被誉为“民族精神的缩影”。
自由桥由著名匈牙利工程师János Feketeházy设计,他在桥梁结构中融合了当时前沿的工程理论与美学理念,使之成为其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桥建于1896年,原名“费伦茨·约瑟夫桥”,是为庆祝匈牙利建国一千周年而兴建的一项纪念性工程。1899年起,电车开始在桥上运行,使其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成为市民日常通勤的重要通道。
1945年二战末期,德军撤退时炸毁了布达佩斯所有跨越多瑙河的桥梁,自由桥也未能幸免。德军在桥体多处安置炸药,将桁架剪断,桥面坠入河中。幸运的是,桥梁主要结构受损较轻,战后仅一年,匈牙利工程师便依原始设计图纸,采用传统铆接技术进行了快速修复,使桥梁结构与立面得以原貌重现。
这种对19世纪末铆接工艺的延续,不仅体现了对工程传统的尊重,也让自由桥成为今日少数完整保留古典铆接节点的钢桁架桥梁之一。1946年,它以“自由桥”之名重回城市,象征国家从战争与占领中获得解放,开启和平重建的新篇章。
![]()
▲ 1901年的自由桥
▲ 被炸毁的桥梁及重建过程
![]()
吊桥外表 桁架内核
自由桥外观颇似布达佩斯更著名的链桥。桥塔顶部装饰着神话中的图拉木鸟(Turul),象征匈牙利民族的起源与精神力量;桥面两侧悬挂着装饰性铁链,营造出传统吊桥的视觉印象。
![]()
然而,从结构上看,自由桥并非悬索体系,而是一座结构设计极具前瞻性的刚性桁架桥。它采用多跨连续桁架结构,通过铰接节点合理分散内力,使整体结构具有自稳定能力,从而摆脱了传统链桥对桥塔和基础的强依赖。
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四臂悬挑设计:两端悬臂与中跨形成刚性连接,实现内力平衡,有效削减跨中弯矩。这不仅减轻了结构自重,还优化了受力路径,使桥塔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从而降低了基础施工难度。
桥中部主跨实际上是一段被“吊”起的中跨吊梁,跨度达47米,由两侧悬臂通过铰接节点悬挂。这种“悬臂+吊梁”组合的结构形式兼具刚度与柔性,是当时欧洲桥梁工程中的先进设计。为维持结构整体平衡,设计者在桥墩内部设置了总重达609吨的砂石配重,从而无需使用大型锚碇系统便实现力学闭合。
![]()
![]()
▲ 主柱防摇支撑细节
自由桥的铆接之美
在19世纪末,自由桥的结构设计具有前瞻性。相较于传统石桥或链桥,它不仅结构轻盈,刚度更强,还展现出一种简约、精准、理性的美感。这种“轻盈感”,不仅是一种视觉印象,更是结构智慧的体现。
自由桥采用全钢结构,连接方式为铆钉固定,而非后来的焊接或高强螺栓。铆接工艺在当时是可靠且成熟的连接方式,具备出色的剪切承载能力与一定延性,在长期微变形中依然能够维持结构整体稳定。更重要的是,铆接节点的疲劳特性较易检测,尤其适用于桥梁这种需要长期耐候与维护的结构类型。
尽管20世纪后,焊接和高强螺栓逐渐取代铆接,自由桥仍完整保留了这套工艺,成为其最具历史印记与美学特色的象征之一。密集而有序排列的铆钉,在夕阳下投下细密光影,仿佛时间雕刻的回声,刚与柔交织,赋予整座桥一种冷峻而诗意的美。
钢桁架结构与
城市美学的融合实践
自由桥全长 333.6米,主跨 175米,桥面净宽 20.1米,设计时就考虑到电车通行需求。桥体为钢制桁架结构,主要节点全部采用铆钉连接,展现出19世纪末欧洲工业的结构纹理与工艺美学。
![]()
![]()
▲ 自由桥横断面图
桥塔高47.2米,由铸铁与钢材组合构成,塔顶四角立有展翼欲飞的图拉木鸟,象征匈牙利民族的守护与复兴。桥梁整体采用深绿色防腐涂料,与布达的山体绿意和佩斯的砖墙风貌形成和谐对比。桥面两侧饰有精美的镂空栏杆与复古路灯,夜晚灯光点亮时,桁架投影在河面,宛若钢铁蕾丝。
桥下通航净空为24米,足以通行当时的大型蒸汽船。桥墩使用本地石材砌筑,施工采用沉箱基础,最大施工深度达18米,在1890年代已属领先的水下作业技术。
![]()
![]()
如今的自由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一条承载市民日常节奏的生活通道,是一座连接历史、文化与工程记忆的风景线。在多部以布达佩斯为背景的影视与摄影作品中,自由桥常作为城市风貌的开场画面出现,成为人们视觉记忆的锚点。电影《布达佩斯之恋》中桥畔的夜景,也令无数观众将其与浪漫都市联系在一起。
![]()
本地诗人曾将自由桥称作“钢铁之翼,横跨记忆之河”。如今,它被列为匈牙利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布达佩斯市政府与多瑙河桥梁维护联合会合作,在桥梁节点引入光纤传感系统,对微小变形与疲劳裂纹进行实时监测,使这座百年钢桥在工业传统与现代科技之间,实现安全运营与持续焕新。
这座桥,不仅是通行之桥,更是城市欢庆与日常生活的舞台——它是工程智慧与城市温度之间,那一道跨越时光的桥梁。
参考来源:匈牙利国家档案馆、布达佩斯市政府官网、
Structurae桥梁工程数据库等
编译 / 黄馨怡
责编 / 陈颖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王硕 廖玲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552183635
稿件投递
联系人:王硕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910070564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64282959-503
联系人:穆玉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910480043
《桥梁》云课堂
桥梁人24小时 移动资源库
联系人:曹 烁 17508419606
郭海龙 13051886728
联系邮箱:875543005@qq.com
《桥梁》云课堂课程
桥梁公开课微信公众号
喜欢请转发吧!
点个喜欢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