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深夜,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的窜访计划突然在岛内媒体间疯传。有消息称,赖清德将在8月“出访”南美三国,并以“过境”为名,停留美国纽约和达拉斯两地。
就在外界还在猜测此行背后水有多深时,一则更为劲爆的内容迅速传开——这次“过境”,或许是特朗普政府特意安排,目的是配合下一阶段的对华谈判节奏。
中方的态度随即亮明,外交部和国台办接连发声,明确警告三方:谁敢动,谁就要承担一切后果。
赖清德的行程安排,从头到尾都不简单。岛内媒体率先披露消息称,赖清德将带着一批企业界代表前往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这三个所谓“友邦”,并借机“过境”美国本土。这已经是他上任以来第二次“出访”,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地点选在美国本土,而非关岛或夏威夷。
消息传出后,岛内舆论瞬间炸锅。有绿营人士解释称,这次是为了加强经贸联系,顺便宣布采购美国客机和农产品。
表面上看是搞经济合作,实际却是向美国交“保护费”。一次“过境”要采购几十架波音飞机、签下一堆投资协议,哪怕只是短暂停留,也要搞出“政商一体”的大场面。
岛内反对党高层则直言,这根本不是“过境”,而是“赴美报到”。赖清德的真正目的是借美方“站台”来稳固其内部地位,并转移岛内焦点。
最近“团结十讲”风波未平,岛内大罢免声势渐起,民调持续滑落,赖清德急需一场“外交突破”来提振士气。
就在台媒铺天盖地炒作赖清德行程之际,美国方面却极为低调。外交渠道并未公开确认,白宫发言人也只是模糊回应称“暂无安排”。
但港媒《南华早报》披露了一则关键细节:白宫内部对赖清德“过境”一事意见不一,一派认为可以“低调操作”,另一派则担心此举会影响特朗普后续的访华行程。
特朗普本人近期在对华事务上释放出很多信号。先是取消部分对华芯片出口禁令,又派出高级幕僚与中方会面,接着传出其本人计划在下半年访华。种种动作都表明,美国正在谋求与中方重新接触,而赖清德的“过境”,正好踩在这个敏感节点上。
中方的反应迅速且明确。外交部不再绕弯子,直接点名赖清德“不得以任何形式窜美”,并警告美方“不要低估中方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国台办更是罕见使用“杂质”一词,明确将赖清德定性为两岸关系的“破坏因子”,并指出其行径将对两岸和平造成严重伤害。
与中方表态相呼应的是,解放军在台海方向再次展开实战演训。航母编队穿越巴士海峡,东部战区舰机多次绕台行动,演训范围已覆盖西南、东南、东北三线。台媒紧张地称,解放军的战术已经从“演练”走向“实战模拟”。
美国军方对此也不是没有察觉。近几个月,美军在台海周边的活动明显收敛,海空力量多次被解放军逼退。以往的“自由航行”行动现在变成“远距离监视”,显示出美军对于正面摩擦已无多大兴趣。
在这种大背景下,赖清德的“过境”变数陡增。白宫内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如果赖清德在“过境”过程中安排与美方政要会面,或借机发表挑衅性讲话,那么特朗普未来的访华行程很可能被迫中止。
特朗普方面也在权衡利弊。一方面,他希望通过访华缓解中美贸易紧张,为美方企业争取更多市场。另一方面,他又需要在台海问题上保持“强硬人设”,以满足国内鹰派选民的期待。
于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出现了。如果赖清德只是“技术性停留”,不发表政治言论、不见敏感人物,美方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他企图“借美壮胆”,那就等于直接砸了特朗普的访华算盘。
赖清德自己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岛内政坛早已传出风声,他正在为此次“过境”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积极拉拢企业界人士随行,营造“经济访问”的氛围;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美方态度,确保不会因为自己而引发中美之间的新一轮对抗。
不过美方的态度已经在逐步转变。众议院通过的《国防授权法》草案提及“台海安全合作”,但同时删去了原本提议的“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军演”条款。这说明美国虽仍表面上支持台当局,但实际操作上已在收缩。
中方对这一趋势早有预判。不仅在政治领域持续施压,在经济层面也针对台企施行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近期大陆相关部门宣布制裁多家涉岛军工企业,直接切断其大陆市场渠道,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凡是支持“台独”,一个都不放过。
赖清德的岛内日子也不好过。“团结十讲”被称为“失败十讲”,支持率持续下滑。民调数据显示,其满意度已跌破42%,不满意度却飙升至44.5%。岛内媒体直言,赖清德正走上一条“陈水扁式”的老路,结局很可能也会如出一辙。
民进党内部也出现裂痕。部分基层组织对赖清德的激进路线颇有微词,认为其不断挑衅大陆只会导致局势升级,最终殃及岛内民众安全。更有激进支持者在网络上呼吁“全民皆兵”,却反被岛内网友讽刺“打嘴炮最积极”。
就在这种摇摇欲坠的局势中,赖清德还想靠“过境美国”来挽救颓势。但岛内清醒的人都明白,这种“刷存在感”的操作,根本无法改变两岸力量对比的现实,也无法撼动大陆统一的坚定步伐。
巴拉圭总统潘尼亚的一句话或许最能说明问题。他对台外事部门负责人表示,台当局“极其慷慨”的投资确实让巴拉圭受益,但他同时也强调,巴拉圭“从不漠视中国大陆”。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事实:所谓“友邦”并不是真心,只是“金元外交”下的权宜之计。赖清德如果继续高调推进“过境计划”,势必将把自己推进更深的孤立处境。
一旦触及中方底线,不仅解放军的反制将迅速启动,经济和外交上的压力也将全面加码,让赖清德的所谓“政绩工程”彻底变成“政治自焚”。
这场关于是否“过境”的角力,已经不再是赖清德一个人的游戏。它牵动着中美关系的走向,也牵动着台海局势的未来。
大陆已经摆出架势,等待的是各方的选择。如果美方执意配合,那就等于选择对抗;如果特朗普选择踩刹车,那就是一次清醒的回归。
赖清德想借“过境”美国刷存在,特朗普政府若真给面子,不仅将自毁访华机会,还可能亲手点燃台海火药桶;而中国大陆已提前亮出底牌,告诉世人,这一次,绝无妥协余地。
信息来源:
[1]赖清德放风“过境秀”凸显“棋子”本质 环球时报
[2]国台办: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两岸关系) 国际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