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库道咨询案例组
![]()
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
产品的背后是研究和技术,这一特点在谷歌尤为突出。谷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从研究中受益的产品环境”,为此谷歌聚焦的主要技术方向是:

-基础研究和根本性的应用研究:这些项目解决关键的科学或工程问题,或者开发全新的能力。成功的成果可能是更好的技术、有用的理论或新的发现。
虽然这些项目可以解决由用户/产品需求驱动的科学问题,但它们通常在独立于现有产品的情况下进展更快。
-新产品创新:这些项目探索并开发新的产品,甚至新的业务,这需要大量的研究。通常具有显著的深度,能够带来新的能力,或者具有显著的广度,以新颖的方式结合多种技术。
-关键的产品贡献:大部分产品都突破了技术上的限制,并且得益于其他环境中被称为研究的积极开发。
进步是通过产品指标来衡量的,尽管研究论文往往是副产品。
-基础设施:这些项目创建了可重用的组件。这些项目的成功是通过采用度来衡量的。有时,基础设施项目源于重复的产品贡献,这些贡献明确了如何通过共同解决方案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其他情况下,基础设施与最初的使用共同进化,甚至预见了未来的需求。
这四个方向并不是互斥的:可以有同时追求多个目标的项目,同时优化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创新或关键产品贡献是可能的;许多最初作为基础研究项目启动的项目会产生可以改变整个项目目标或导致应用该技术的新项目的成果。[1]
在AI时代,皮查伊对这一技术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他表示:谷歌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是“深度全栈方法”——整合了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和产品应用,他强调了谷歌作为一家“垂直整合公司”的,其专业知识涵盖研究、硬件和产品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2]
![]()
“AI为先”与“下一个10亿”
2015年,皮查伊接任谷歌CEO,2019年同时担任总公司Alphabet和谷歌的CEO,完成了谷歌领导层的全面迭代。
“AI为先”战略(AI-first)。这是2016年皮查伊提出的谷歌新战略——“AI是我们整个业务中最具有横向穿透力的技术”,“它不仅影响搜索,还渗透到YouTube、Google Cloud、Android、XR、Google Play乃至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

随着AI迅速发展,谷歌又将"Agent优先"上升为其AI战略的突破口。皮查伊说,“未来我们将更多地通过与AI智能体对话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在一个个App之间切换”。[3]
2025年谷歌I/O开发者大会,集中展示了谷歌在过去10年间AI技术新突破——从Gemini大模型性能上的跃升并、AI智能体(Agents)驱动、硬件基础设施(第七代TPU)到应用服务层全面进步,等等。
![]()
“下一个10亿”:
上任伊始,皮查伊在提出“AI优先”战略的同时,早在2016年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就向开发者提出了“为数十亿用户开发”( “Building for Billions”),号召他们在 Web 、安卓上为全球数十亿用户、特别是那些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而开发,打造优化应用的项目。
这一思路与谷歌自身的重大战略——“下一个十亿”计划(“Next Billion”),异曲同工,成为皮查伊时代谷歌继续强化其“世界级产品”方略的“长远优先事务”。
![]()
为此,谷歌将发展重心转向了新兴市场——主要是指那些还没能用得上智能手机的低消费群体(如印度)。为此,谷歌对旗下的部分应用推出了相应的简化版本,如Android Go、YouTube Go等。
总的看,在皮查伊时代,谷歌在加大对AI等前沿技术追踪的同时,也同样延续了谷歌的惯常打法,继续致力于扩大产品规模,巩固既有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