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哪怕已经离开了将近20年,提起他的名字,依然能让相声界的一些后辈心生敬意。
他就是马季。
他用五十年的坚守和创作,定义了一个属于相声的黄金时代,成为相声事业里程碑式的人物。
可惜人总是要面对生离死别,马季因心脏病突然离世,留下妻子于波和儿子马东满怀悲痛,却只能继续生活下去。
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在马季葬礼当天,妻子于波拒绝出席,害怕看到马季彻底离开自己的那一幕。
一晃19年过去了,其实于波也不再年轻了,在儿子马东的一家人的陪伴下,生活过得很好。
马季没读过什么书,少年时期辍学到上海一家织造厂当学徒工。
说实话他长得也一般,微胖的身材,只有性格可以憨厚来形容,能够吃苦耐劳。
他又到新华书店做售货员,业余时间迷上了曲艺表演,从那之后,他的人生和曲艺紧紧联系起来。
不得不说,马季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憨厚的长相,却能够表演一场精彩的相声,让很多相声界的大佬们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
牛逼的是,他本人成为了香饽饽,引发了一场“抢人”风波。
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等相声大师都看中了他,甚至开玩笑说:“想要他的都当他老师!”
马季的作品和影响力
从早期的歌颂型作品《英雄小八路》《找舅舅》到《友谊颂》,再到80年代脍炙人口的《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多层饭店》……
尤其是在央视春晚上表演《宇宙牌香烟》,夸张的广告推销员形象让全国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
马季还是一位深具使命感的艺术家,他深知相声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生活,晚年时常告诫徒弟:
“坐在屋里编段子,写不出好东西。去马路边坐半天,戴副墨镜观察生活,才能有灵感。”
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一些表演“低劣”,希望后辈能沉下心来打磨技艺。
他收了20位徒弟,包括姜昆、冯巩、赵炎、刘伟、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刘喜耀等,这些徒弟后来都成为相声界的翘楚。
姜昆以创作见长,冯巩擅长创新表演,刘伟则以扎实的功底著称。
马季对徒弟们的评价很中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和于波相濡以沫的婚姻
马季在相声事业能够如此成就,妻子于波也在背后为他默默付出。
那时马季刚进入中央广播文工团,事业蒸蒸日上,于波选择放下自己的事业,成为丈夫背后的支柱。
两人婚后育有一子马东,马东的出生,让这个家也完整了。
但是也避免不了生活对的苦难,马季被下放到黑龙江农场劳动改造,生活条件艰苦,于波带着年幼的马东四处奔波,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一直到1971年马季回到北京后,夫妻俩更加珍惜彼此。
马季在生活中是个严肃的人,儿子马东曾回忆,父亲的幽默只在舞台上,私下里他更像个严父,总是催促马东去写作业,不让小孩子掺和相声创作的讨论。
但在妻子面前,马季会流露出柔情的一面。
于波曾说,马季每次演出归来,总会带点小礼物,哪怕是一块糖、一朵花,这份细腻的爱意贯穿了他们的婚姻。
马东是马季与于波的独子,长大后的他选择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职业路径。
早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过《文化视点》《挑战主持人》等节目的制片人和主持人。
他继承了父亲的语言天赋,主持风格风趣幽默,深受观众喜爱。
后来他投身互联网行业,创办了米未传媒,推出了《奇葩说》《乐队的夏天》等现象级节目。
马东曾坦言,父亲对他的影响更多是精神层面的。
2006年马季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2岁。
事情太突然了,于波哭了不行,马东赶忙回到家,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作为唯一的儿子,马东承担起家庭重任,好好地给父亲办了一场葬礼。
不过在葬礼上,一片哀痛和沉默中,突然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是马东要求的,他说父亲这一辈子就喜欢大家的笑声和掌声,他希望亲朋好友们能够用掌声最后一次送父亲离开。
马季去世后,于波很少公开露面,也不愿过多谈论丈夫的往事。
算算年龄,于波今年有80多岁了,很少出现在在公众视野,不过在前几年,于波和马季生前的一些好友一块吃饭。
于波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头特好,一边吃饭一边交谈,说话底气十足,身体也特别好。
这些年,马东和妻子结婚之后也有了孩子,于波早已经当奶奶了,儿孙承欢膝下,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马东一家人的陪伴下,老人家每天开心的生活着,在家中养老,也没有什么烦恼。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