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上午10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秦陇韶音” 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西安西咸新区秦艺秦腔剧团,开启了这场以 “探秦腔之韵,铸文化之魂” 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成员们一直希望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次与秦腔的近距离接触,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PART.1
沉浸式体验:首扮小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一进入剧团的化妆间,浓郁的艺术气息就扑面而来。妆仪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成员们,当得知有团员想尝试秦腔扮相时,老师立刻答应为其勾画 “小生” 脸妆。只见老师手持画笔,神情专注,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底。随着色彩在脸上逐渐晕开,一个俊朗的小生形象慢慢浮现。
![]()
![]()
在化妆的同时,老师还耐心地为成员们讲解秦腔的妆容知识,“秦腔的妆容讲究‘浓墨重彩’,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妆容特点,小生的妆容要俊朗清秀,以体现其年轻气盛的特质。” 化妆完成后,老师又教成员们唱起了《三滴血》中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里有家园” 的经典唱段。
当一位团员穿上戏服,跟着老师学习台步、亮相时,他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动作的娴熟再到登台亮相,长达三个小时的一对一学习也算不负众望。一抬头、一亮相,还真有几分小生的模样。结束后,他感慨道:“以前总听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亲身体验了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亮相动作,就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标准,更别说那些复杂的唱腔和身段了。”虽有挑战,但实践团成员们纷纷奋勇争先、走进秦腔。
![]()
![]()
![]()
PART.2
专业记录:
用镜头定格秦腔的高光时刻
为了更好地记录秦腔艺术的精彩瞬间,实践团携带了专业的4K拍摄设备,并分成小组对剧团的日常教学进行跟拍。剧团的排练厅里,老一辈艺术家们都在认真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都精益求精。
成员们重点记录了《三娘教子》《探窑》《花亭相会》等经典剧目的选段,镜头下,演员们的身段优美流畅,水袖飞舞间尽显风情,帽翅功更是令人惊叹,那看似简单的帽翅,在演员的操控下上下翻动,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将角色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
摄影组的同学们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设备,力求将老一辈艺术家们高超的演绎技巧完美地展现出来。看着镜头里那些精彩的画面,成员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影像将会成为珍贵的资料,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秦腔艺术的精华。
此次走进秦艺秦腔剧团的活动,让每一位成员都收获满满。成员们不仅零距离感受到了秦腔的魅力,更深入了解了秦腔艺术表演的精华。后续,“秦陇韶音” 实践团还将继续开展相关的调研和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秦腔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青春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秦腔、热爱秦腔,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秦陇韶音”2025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字丨郭子幼
排版丨陈晓宇王瑞欣
图片丨邹佳丽 刘晶 杨欣怡
指导老师丨郭依诺 司亚 郭一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