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常见的12种修辞手法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借助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与感染力。以下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解析,结合具体诗句示例帮助理解:
一、比喻(明喻、隐喻、借喻)
定义:用本质不同但有相似性的事物作比,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明喻:用“如、像、似”等连接本体与喻体。
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将瀑布比作银河,凸显其壮阔。
隐喻:直接将本体等同于喻体,无需比喻词。
示例:“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诗句),用“袍”隐喻生活的光鲜与暗藏的瑕疵。
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不出现。
示例:“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错误》),以“莲花的开落”借喻女子容颜的盛衰。
二、拟人
定义: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情感或思想,拉近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示例:“月亮恋爱了,斜斜地挂在檐角,偷看窗内的灯”(现代诗),将月亮拟人化,赋予“恋爱”“偷看”的人性化动作,营造浪漫氛围。
经典案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鸟被赋予人的“流泪”“惊心”,反衬战乱中的哀愁。
三、夸张
定义:通过对事物的特征、数量等进行夸大或缩小,强化情感冲击。
示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用“三千丈”夸张白发长度,极写愁绪之深。
注意:夸张需基于现实逻辑,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以“席”夸张雪花大小,却因燕山苦寒的语境显得合理。
四、象征
定义:用具体事物指代抽象概念,使诗意更含蓄深远。
示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黑夜”象征苦难,“光明”象征希望,形成哲理隐喻。
传统意象:月亮象征思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梅花象征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五、对偶(对仗)
定义: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对称、词性相对,增强韵律美。
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色彩与动作对仗工整。
分类:
工对:严格对仗(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宽对:词性相近即可(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六、排比
定义:用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增强语势与情感强度。
示例:“我渴望雨水,渴望泥土的湿润,渴望河流重新奔涌”(现代诗),三个“渴望”构成排比,强化对自然的期盼。
作用:常用于抒情诗中,如闻一多《红烛》中“莫问收获”的反复咏叹,深化主题。
七、反复
定义:重复使用词语或句子,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
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字反复,渲染孤寂愁苦。
分类:
连续反复:连续重复(如“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间隔反复:间隔出现(如《诗经•蒹葭》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重复)。
八、设问与反问
设问:先提问后回答,引发思考。
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设问突出愁绪的绵长。
反问:用疑问句式表达肯定,加强语气。
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反问中彰显傲骨。
九、双关
定义:一词多义,表层含义与深层寓意并存,暗含幽默或深意。
示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谐音“情”,双关男女间的朦胧情愫。
类型:
谐音双关(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莲”谐“怜”,“梨”谐“离”);
语意双关(如“夜正长,路也正长”,“路”既指现实道路,也指革命征程)。
十、用典
定义:引用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
示例:“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闻笛赋”典出向秀《思旧赋》,表达对故友的怀念。
作用:使诗歌含蓄典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用多个典故,借古讽今。
十一、通感(移觉)
定义:将不同感官的感受互通,以视觉写听觉,或以触觉写味觉等。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营造朦胧美感。
经典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以听觉“闹”写视觉春光,活化生机。
十二、对比
定义:将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并置,突出差异与矛盾。
示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贫富对比揭露社会不公。
现代诗案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用生死对比歌颂精神不朽。
总结:修辞手法的核心功能
诗歌中的修辞不仅是技巧,更是情感的载体——比喻让抽象可感,拟人让万物有情,象征让诗意深远。正如艾略特所言:“诗人必须依靠修辞来使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这些手法共同构建了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往期诗论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6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六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第六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600篇,83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2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4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6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