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的历史上,1994 年至 1995 年间发生的一系列案件,让一个名字 —— 马艳红,成为了人们心中恐惧与唾弃的代名词。她从一个农家女,一步步沦为残忍的女悍匪,为了钱财,不惜犯下灭门惨案,杀害大款男友,其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
而她在被捕后,凭借谎言多活了三年,更是让这起案件充满了戏剧性与曲折性。本文将详细讲述马艳红的犯罪历程以及案件背后的故事。
农家女的城市梦
1967 年,马艳红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川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孩子众多,经济条件捉襟见肘,父母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也仅仅能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但马艳红从小就出落得十分水灵,在那个朴实的乡村里,她的美貌显得格外突出。
邻居们常常夸赞:“马家这丫头,长得可真俊,以后准能找个好婆家。” 这些夸赞的话语,就像一颗种子,在马艳红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只不过,她对美好生活的定义,逐渐走向了扭曲。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艳红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在学校里,她常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获得了不少参与学校活动的机会,也吸引了众多男生的追求与簇拥。在这样的环境下,马艳红的虚荣心开始极度膨胀,她觉得自己凭借这张漂亮的脸蛋,就理应过上富足、被人伺候的生活。
到了婚嫁的年纪,说媒的人踏破了马家的门槛。然而,马艳红的眼光却高得离谱,那些家境贫寒的,即便小伙子长相英俊,她也看不上;而家境富裕但男方长相不如意的,她更是嗤之以鼻。
就这样,一次次拒绝之后,上门说媒的人越来越少。马家父母看着女儿的婚事毫无进展,心急如焚,在那个年代,姑娘若是迟迟嫁不出去,是会被邻里乡亲说闲话的。无奈之下,父母托人在县城里寻觅合适的人家。
终于,有了一个看似不错的对象。男方长相尚可,家庭条件也较为殷实。马艳红虽然心里并不是十分满意,但想到自己的处境,再加上年龄渐长,便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
婚后,马艳红过上了一段相对富足的生活,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但好景不长,丈夫在经营生意上逐渐力不从心,家境开始走下坡路,财富如流水般渐渐散去。习惯了被人伺候、过着优渥生活的马艳红,哪里能忍受这样的落差。夫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争吵成了家常便饭。
马艳红嫌弃丈夫没本事,不能维持家庭的富足;丈夫则指责马艳红好吃懒做,只知道贪图享受。在这样无休止的争吵中,马艳红对这段婚姻彻底失望,她那颗渴望财富与享受的心,再也按捺不住。
1993 年,马艳红毅然决然地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狠心抛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独自一人前往佳木斯,她坚信,在这座城市里,有她梦寐以求的财富与生活。
恩将仇报的灭门惨案
初到佳木斯的马艳红,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困境。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让她感到既兴奋又迷茫,身上所带的钱财有限,她急需解决住宿和温饱问题。然而,找工作谈何容易,心高气傲的马艳红不愿意从事那些又苦又累的体力活,她一心想着如何能轻松地赚到钱。
在四处寻找住处的过程中,马艳红遇到了房东徐书礼。徐书礼是个老实善良的人,看到马艳红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心生怜悯,便将自家房子里的一间空房租给了她,租金也相对便宜。马艳红对房东的帮助表面上感激涕零,可实际上,她那贪婪的目光已经开始在房东一家身上打转。
此后,马艳红时常以各种借口向房东求助,今天说没钱吃饭了,明天又说生病了没钱买药。善良的房东一家总是慷慨解囊,给予她帮助。而马艳红不仅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反而对房东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奇。
她发现,房东家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在九十年代,竟能时不时地购买肉品改善生活,家里的布置也透露出一定的经济实力。这让马艳红心中的恶念开始滋生,她想:“如果这些钱都归我,那我就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了。”
1994 年 4 月的一天,马艳红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她精心策划了一场 “鸿门宴”。她告诉房东一家,为了感谢他们这段时间的照顾,要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他们务必赏光。房东一家欣然赴约,却没想到,这是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一顿饭。
马艳红在饭菜里放入了整整一瓶安眠药,看着房东一家三口逐渐昏昏欲睡,她的眼神中没有一丝犹豫,只有对钱财的贪婪。
马艳红迅速冲向房东家的抽屉、柜子,凡是她觉得可能藏钱的地方,都被她翻了个底朝天。最终,她在柜子里的一个袋子里找到了五千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马艳红心中一阵窃喜。
然而,就在她准备拿着钱离开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拿走了钱,房东一家醒来后肯定会报警。一想到这里,她心中的恶念再次膨胀,为了彻底消除后患,她决定痛下杀手。
马艳红拿起菜刀,对着已经昏迷的房东一家三口,疯狂地砍了下去。三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她的屠刀下消逝。但她还觉得不够,为了避免尸体被轻易发现,她又做出了更加残忍的举动 —— 分尸。
她将三人的尸体分别肢解,然后趁着夜色,用袋子将尸块装起来,扔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稻田、水沟、桥下,都成了她抛尸的地点。做完这一切后,马艳红拿着那五千块钱,开始了她短暂的挥霍生活,她以为自己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却不知,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慢慢向她张开。
罪恶的延续:再次行凶
很快,五千块钱就被马艳红挥霍一空。习惯了不劳而获、大手大脚花钱的她,哪里能忍受再次回到贫困的生活。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再次弄到钱。思来想去,她觉得从男人身上下手是个 “好办法”。
马艳红来到了一家婚姻介绍所,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她编造了一个假名字 —— 任秀娥。婚姻介绍所的工作人员看到前来征婚的马艳红长相如此出众,心想若是能促成她的婚事,自己也能得到一笔不错的收益,便没有过多询问她的信息,很快就将她的资料挂了出去。
没过多久,一个叫董大庆的男人出现了。董大庆是一名政法干警,离异两年,独身,没有孩子,工作稳定,经济条件也不错。马艳红得知董大庆的情况后,觉得自己又找到了 “猎物”。两人见面后,董大庆一下子就被马艳红精致的面容所吸引,而马艳红也表现得十分热情,两人迅速陷入了热恋,并很快开始同居。
在与董大庆相处的过程中,马艳红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 —— 弄钱。她对董大庆关怀备至,很快就取得了董大庆的信任。董大庆甚至开始计划与马艳红的婚礼,还大方地告诉她,自己这些年攒了两万块钱,准备用这笔钱风风光光地把她娶进门。在九十年代,两万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让马艳红心中的贪欲再次被点燃。
1995 年 6 月 2 日,马艳红故技重施。她以庆祝两人即将结婚为由,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在饭菜和酒里都放入了安眠药。董大庆毫无防备,尽情享受着这顿 “幸福的晚餐”。很快,他就感到头晕目眩,倒在了地上。
马艳红看着昏迷的董大庆,没有一丝怜悯,她拿起菜刀,再次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 将董大庆分尸。随后,她将尸块装入塑料袋,趁着夜色抛到了郊外的田间。而董大庆的存折,也被她顺利拿到手。
然而,马艳红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董大庆的同事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来找他,马艳红谎称董大庆喝醉酒早早睡下了。但这个谎言并没有瞒过同事的眼睛,同事觉得事情蹊跷,便报了警。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董大庆的家中有残留的血迹和碎肉,种种迹象表明,董大庆遭遇了不测。与此同时,警方还发现,这起案件的作案手法与之前发生的徐书礼一家三口遇害案极为相似,于是决定将两案并案处理。
法网恢恢:女悍匪落网
警方在调查董大庆案件时,从他的邻居和婚姻介绍所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了马艳红的一些信息。根据这些描述,警方技术科迅速绘制出了马艳红的画像。
而就在此时,一位从桦川来佳木斯串门的老太太看到画像后,脱口而出:“这不是俺村老马家的三丫头吗!” 这条线索让警方如获至宝,他们迅速展开行动,对马艳红展开了追捕。
与此同时,警方通过调查董大庆的存折发现,里面的钱已经被取走。于是,警方在银行设伏,等待着取钱的人出现。1995 年 7 月的一天,马艳红果然来到银行取钱,早已埋伏好的警察迅速出击,将她一举抓获。
面对警方的审讯,起初马艳红还试图抵赖,但在铁证面前,她最终不得不承认了自己杀害徐书礼一家三口以及董大庆的罪行。
马艳红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她的残忍行径感到震惊和愤怒。案件很快进入审判阶段,法院根据她的犯罪事实,判处她死刑。
然而,就在即将执行死刑的时候,马艳红却突然提出自己是冤枉的,声称自己是受到一个姓 “王” 的男子指使,自己也是受害者。这一说法让案件再次陷入僵局,警方不得不重新展开调查。
为了核实马艳红所说的情况,警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寻找这个所谓的 “王某”。然而,经过三年的艰苦调查,警方发现马艳红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言,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人。她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拖延时间,逃避死刑。
1998 年末,真相终于大白。法院再次审理此案,维持了对马艳红的死刑判决。1998 年 12 月,马艳红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这个曾经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犯下累累罪行的女悍匪,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马艳红的案件,给社会敲响了沉重的警钟。一个原本有着美好青春的农家女,却因为内心的贪婪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也提醒着人们,在面对欲望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否则,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本文系真实案件改编,本文图/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