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王陵一号陵和二号陵日出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5年7月11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神秘的西夏陵迎来世界探究的目光。
「READING」
沿着笔直的公路与贺兰山并行,黄昏的光线与巨大的山影在旷野里伸展。秋风过耳,车窗外依次闪过葡萄园、果园、沙砾地,还有两旁高大的白杨,而那些在苍茫暮色里静默的是一座座高大的坟茔(西夏王陵),与贺兰山一起,在时间之城里缓缓地与风沙潜行。
说起贺兰山,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诗句人们是最熟悉的。但据史料记载,岳飞并未到过贺兰山一带,而他为何要写下这句诗,我想应该有另外的原因。
宋朝自建立起就被游牧民族频繁骚扰,而贺兰山正是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曾有猃狁、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狩猎放牧,生息繁衍。当这些游牧部落强大之后,战争的硝烟往往会爆发。游牧民族的强悍,作战方式的灵活,使宋朝的当政者又恨又怕,踏破贺兰山阙就当然成为宋朝将军们的最大梦想了。
不过名将岳飞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
实际上,在贺兰山漫长的历史里,也只有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踏破了贺兰山阙,征服了西夏,但这位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却用了整整22年的时间,四次亲征,直至最后一次征伐,才勉强胜出。在这场惨烈的征伐里,据说成吉思汗脸中一箭,死于大营,密不发丧,灵柩悄悄运至内蒙古鄂尔多斯。最后的安葬地至今是个谜。
![]()
▲贺兰山上的日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贺兰山像一匹骏马,横亘在宁夏平原西部。同时贺兰山还是宁夏和内蒙古的界山,由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卫宁北山、银川平原环绕。贺兰山平均海拔2000多米,最高峰3556米,兵营、关隘、烽火台、沙漠、蓝天、白云、山峰、村庄、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优美的自然风光,沿着贺兰山东麓行走和穿越,对于那些喜欢寻古幽思的漂泊者而言,当为人生乐事。
贺兰山下,天似穹庐,不见牛羊,夕阳里,群鸟归巢,金色的光线下泄着,风有些剧烈,和那些变暗的光缠绕在贺兰山下一座座巨大的坟茔上,这就是西夏王陵每日里的最后时刻,然后,它们逐渐模糊起来,留给我们一个王朝神秘的背影。
![]()
▲西夏王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公元1227年,64岁高龄的成吉思汗亲率强兵劲旅越过沙漠、渡过黄河,势如破竹,直驰贺兰山下,发动了对西夏的最后征讨,这已经是他第四次亲征西夏了,在这之前的22年里,强大的蒙古军队已五次伐夏,却一次次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都未能征服西夏。而这最后的征伐也遭西夏人近于疯狂的拼死抵抗陷入苦战之局,使蒙古大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包围西夏都城兴庆府达半年之久始终未克,而成吉思汗也出师未捷身先死。
而此时,经过半年的无数次血战,兴庆府粮尽援绝,又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军民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已无力抵抗。西夏末主李晛(xiàn)走投无路,只得向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遵照遗旨,在西夏投降后仍摧毁城陵,将西夏人屠杀殆尽。
蒙古军队荡平了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将所有属于西夏的东西付之一炬,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党项人,西夏王国的璀璨文明就此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夏王陵也难逃此劫,终成了贺兰山下的废墟,千年以后才从历史的迷雾中重见天日。
![]()
▲银川西夏博物馆壁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70年,一位陕西考古工作者乘车经宁夏前往内蒙阿拉善的途中,看到距银川市不远的贺兰山下,分布着一片高低不同的黄色土丘。这片黄土丘,当地的老百姓一直称它为昊王坟,老百姓所说的昊王坟的“昊”字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昊”。多年来,就这片陵墓群的归属,史学界和考古界从没有过明确的定论。
1971年冬天,宁夏驻军某部为完成战备训练任务,在陵区内开挖战壕,当挖到地下一米多深时,翻出了不少刻有奇怪文字的残碑碎片。宁夏博物馆考古工作队的队长钟侃带人赶到现场,当看到那一块块残碑上的文字时,钟侃震惊了,这是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西夏文字啊。
1972年8月,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分析、考证,最终确认这片陵墓群属于早已消失在中国历史中的西夏王朝,此时距西夏王朝灭亡已过去了整整743年。我们无法想象当年西夏王陵的金碧辉煌,那些精美绝伦的建筑,如今只是一个个巨大的黄土丘。但是,西夏王陵还是幸运的,长达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以及朝代的变迁,它依然耸立在荒漠中,显示着一个曾经无比强大的民族高大身影,传递给我们许多已知和未知的符号与隐秘。
![]()
▲西夏王陵普贤菩萨壁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西夏王陵一带地势平坦,被山洪冲刷出的道道沟坎纵横交错。这些不太深也不很宽的山洪沟里,生长着北方特有的酸枣树,树冠不大,但厚实油亮的绿叶却十分浓密。它们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疏密相间地交织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里,网住那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贺兰山山洪爆发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西夏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
西夏王陵,一如往日的沉默,暮色中,西北风吹过,枯草瑟瑟,驱车向城中驶去,身后的王陵逐渐远去,城市的灯火就要闪烁起来,而秘境,马上将隐没于城市的偌大的肺部,没有结局,只有重新开始。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邮发代号38-383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任红 王旭辉
美术指导:崔玮
美编:李芸桦
校对:段海英
审核:柳向阳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11年第12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