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张无忌。
大连工业大学李欣莳这个破瓜,本不想说,还是倒车回来说下。
这个千里送的烂事已经闹到全球皆知了,我就不再复述了。
我看到的是胡锡进,环球日报,极目新闻,几百个媒体都在替那个女的喊冤,虽然他们连事情的经过都没有了解。
事情的经过是学校开始压根没有准备开除她,但是她旷课半年,没有任何理由,也联系不上,这才是学校开除她的最大理由。
所以说那些胡锡进之流的媒体,连基本事实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大放厥词了,真是符合他们的一贯作风。
前几年复旦不是开除了三个找小姐的男研究生么?当时直接把开除的通报文件实名公示,一点隐私都没给别人留。
当时国内的泛女权系媒体一片叫好,如果有哪个男人敢说这个判罚过重,就会被泛女权媒体扣上“瓢虫同党”的帽子,遭受网暴。
鉴定为纯纯的双标。
看别的评论区有人宣称找小姐违反治安管理法而出轨不违法,那我要提醒你们,前段时间还有男大学生因为虐猫被开除的,虐猫这一行为并不违反任何现行法律。
然而当那个虐猫学生被开除时,这些泛女权系媒体有说判罚过重吗?如果按照同样的“不违法”标准,不应该替那个学生叫屈吗?可这些媒体当时的反应是一片叫好。
所以某些群体的逻辑就是双标,不用掩饰了。
这两天提到共识还债期这个概念,好多人好奇,
共识还债期的意思就是,打破共识是有代价的,哪怕今天你不付,早晚有一天你也要付。
比如大连这个女生出轨被开除,很多人说私德问题不至于开除。
高校出轨的事之前有没有?答案是有的。
就6月份,985高校博士生出轨被退站的新闻就有:
![]()
![]()
那么当时讨论是什么风向呢?
直接上截图:
![]()
“谁让你打码了,放出来公示!”
大快人心,渣男该死,大学校园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看起来好像没人在意私德边界。
过去几年,网上关于劈腿,出轨,渣男的举报层出不穷,各种PPT,PDF也经常冲上热搜,而许多媒体对此的评价是什么呢?——制作精美,水平高超。
看起来好像也没人在意私德边界。
![]()
最绝的是什么?看下面截图就会发现,24年某航机长被举报渣男停飞的风波里,当事男方是提出过隐私权疑问的。
而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呢?
——渣男也配讲隐私权?
![]()
所以问题来了,这些被举报的渣男被唾弃的海王,究竟有没有隐私权,有没有私德边界?
我认为答案一定是有的。做的对不对是一回事,隐私权私德边界是另一回事。
这也是全网所有为女生开脱者的核心观点,她错了是一回事,但是否要付出开除的代价并被全网讨伐是另一回事。
客观的说,这个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可问题在于,你来的太晚了,列车早已在铁轨上加速到400码了。
过去几年的风向就是,涉及渣男,出轨的案件,只要进入社交媒体升堂,一定是死刑起步。
任何一个PPT,PDF,只要甩出来,一定能让被举报方身败名裂当场社死,姓名,身份再到高清照片,只要PPT里有,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被广泛传播点评。
舆论对此也基本没有反对,许多媒体甚至会公开称赞女孩勇敢,PPT做的好,就该手撕渣男。
有个别头脑清醒的人提出隐私权问题,也往往立刻会被扣上共情渣男的帽子,
手撕渣男是世界上最正义的事,任何疑问者反对者都是坏人,对吧?
所以,
理智,抛一边,
道德,靠边站,
法律,先不谈,
油门踩到底,刹车扔窗外,弹射起步,直奔月球,这就是过去几年的现实。
很多人说媒体透露女生姓名不专业,我要提醒一下,不是他们不专业,而是他们习惯了,过去几年手撕渣男举报海王的PPTPDF,别说姓名,真实照片都有一堆,你看有人提出疑问吗?
有人说校方处罚通告上爆出名字是游街,那么之前几年,举报人随随便便一份未经证实的PPT带着姓名加照片流传全网,是游街吗?
这些行为是如此丝滑如此自然,以至于所有人都觉得这理所应当,隐私权,私德边界?一个渣男也配讲人权?
于是当时间来到2025年,这辆时速400码的列车一头撞上出轨女生,
终于有人意识到,被举报者也应该有隐私权有私德边界了,终于有人反应过来想踩刹车了。
结果发现之前车速太快停不下来了,
这就叫共识还债期。
渣男渣女究竟有没有隐私权,私德的边界到底在哪,这个问题是一定要给说法的。
手撕渣男的时候你可以当看不见,
轮到手撕渣女的时候,你就是逃不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