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7月13日消息(通讯员 张伟晨 黄珍琦 刘逸飞 记者 刘涌潮 报道 谢子恒 摄影)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文旅资源深埋民间、特色产品难出大山的发展难题,武昌理工学院智创先锋红色“青骑兵”志愿服务队于7月13日深入大树垭村,聚焦文旅发展问卷调研与富民路径规划,开展入户走访调研活动,在乡村的烟火气息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志愿服务队队员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团队通过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提炼出村民对于大树垭村文旅发展的诉求,具体如下:载客观光车没有固定停靠点,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销售点零散,全村售卖点数量稀少,游客看完风景就直接返程,停留时间短,当地特产难以销售;土家摆手舞、农耕技艺等文化元素深藏不露,乡村环境与文化宣传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提出建设一条独属于大树垭村的清江水街,以满足游客和村民的需求:规划出供承载游客的大巴停靠的区域,方便游客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配套建设展销长廊,统一搭建摊位,划分“富硒水果区”“土家手作区”“美食体验区”等,游客下车即可游览农市、挑选特产;村民在展销区售卖货物的同时,在体验区教游客制作神豆腐、包羊角粽,将“买卖交易”升级为“文化体验”,同时借助水街的流量打通电商渠道,实现物产“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在水街入口设置土家文化墙,以彩绘重现插秧、摆手舞等场景,在水街中段建设“农耕记忆馆”,陈列犁耙、风车等老农具,在末尾搭建“摆手舞小舞台”,让村民与游客共同跳起传统舞蹈,培训村民担任讲解员,将清江传说、民间故事融入游览路线,让游客在带走物产的同时,也带走大树垭村有故事的良好口碑。
调研结束后,记者采访到智创先锋红色“青骑兵”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颜骁胤,他表示:“此次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清水街的建设必须充分结合当地优质产品和文化特色,发挥本土独特的风景优势,时刻把握政策导向,将当地优质产品和文化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让清水街真正成为‘游客愿来、村民能富、文化能传’的活态载体——让大树垭村里的优质农产品,顺着这条街,走到更多人眼前!”(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