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快递时,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称重是 1.2 公斤,却按 2 公斤收费?或者体积测量后算出 1.5 公斤,最终按 2 公斤计价?这就是快递行业常见的 “向上取整” 计费规则,看似只是几元钱的差异,仔细算下来,可能让你多花不少冤枉钱。
![]()
向上取整计费,到底怎么算?
快递计费时,通常会区分 “实际重量” 和 “体积重量”,但无论按哪种方式计算,只要有小数,几乎都会向上取整到整数公斤。比如:
- 实际重量 1.1 公斤,按 2 公斤算;
- 体积重量 2.3 公斤,按 3 公斤算;
- 哪怕只差 0.1 公斤到下一个整数,也会按更高的重量计费。
这种计费方式在行业内几乎成了默认规则,不同快递的差异只在于对 “轻抛货” 的体积重量计算系数不同,但向上取整的原则一致。比如寄一件蓬松的毛衣,实际重量 1.2 公斤,按体积重量算出 1.8 公斤,最终会按 2 公斤收费,比按实际重量多付 1 公斤的续重费。
为什么会有这种计费方式?
快递公司给出的解释多是 “便于操作”。人工或系统计费时,整数公斤更易核算,能提高效率。但对消费者来说,这种 “一刀切” 的方式难免有些不合理。
![]()
尤其是在寄小件物品时,向上取整的影响更明显。比如寄一份文件,重量 0.3 公斤,按 1 公斤(首重)收费很合理;但寄一件 1.1 公斤的物品,首重 12 元,续重 6 元,原本只需 12+6=18 元,若按 2 公斤算,就成了 12+6×1=18 元(此处首重 1 公斤,续重 1 公斤),看似没差?其实不然,若物品是 1.01 公斤,同样按 2 公斤算,多付的 6 元续重费就显得多余了。
对经常寄件的人来说,长期积累下来差额不小。有做小生意的朋友算过,每月寄 30 件 1.2 公斤的物品,按向上取整计费,比按实际重量多花近 200 元。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
虽然向上取整是行业常态,但了解规则后,还是能找到一些减少额外支出的方法:
- 控制物品重量和体积:寄件前尽量压缩物品,比如用真空袋处理衣物,减少体积重量;打包时避免过度包装,控制整体重量在整数公斤以内。比如寄 1.1 公斤的物品,若能减少 0.1 公斤的包装重量,就可按 1 公斤计费,省下续重费。
- 对比不同快递的续重单价:向上取整无法避免,但续重单价低的快递能减少损失。比如 A 快递续重 8 元 / 公斤,B 快递续重 5 元 / 公斤,同样 1.1 公斤的物品,按 2 公斤算,B 快递能少花 3 元。
- 利用快递比价平台:不同快递物流的计费规则相差较大,市面上类似寄物物,寄半折,这类快递比价平台,输入地址重量就可快速查询主流快递物流品牌的渠道价格,相对省时很多。
![]()
这些情况要格外注意
- 轻抛货别忽视体积重量:衣物、毛绒玩具等蓬松物品,体积重量可能远超实际重量,向上取整后费用更高,务必提前压缩体积。
- 偏远地区续重贵,影响更大:寄往偏远地区的续重单价通常更高(8-15 元 / 公斤),1.1 公斤按 2 公斤算,可能多花 10 元左右,寄前最好预估体积重量。
- 核对账单细节:收到快递单后,注意查看标注的重量是否合理,若对重量有疑问,可要求重新称重核对。
快递的向上取整计费虽然难以改变,但了解其中的门道后,能帮我们更合理地规划寄件,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寄件前多留意重量和体积,选择合适的快递,就能在规则之内尽量减少额外花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