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在直播间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得干点儿正事,永远不要招惹比自己闲的人。”这句话戳中了许多人的痛点。
1.你的计划,往往毁于"闲人"的干扰。
想象一下:一个人满心规划着充实的一天——工作、学技术、练字、读书、运动。
另一个人则打算在家看直播抬杠、刷短剧、打游戏,主打一个“休息、休息、再休息”。
要是两个人凑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呢?
前者大概率会被后者带偏。因为很“闲”的人,有的是时间给你捣乱。
他可能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风凉话,打乱你的思路;也可能拉着你一起参与他那毫无意义的消遣,让你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
郭德纲在《刚刚驾到》里提到:“人总得干点儿什么呀!”意思是,甭管家里多有钱,人都得找点正经事做。太闲,不仅废掉自己,还可能废掉别人。
2.金钱观决定人生格局
郭德纲曾提到,钱在不同的人手里,有不同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种人:财主、财烧、财奴。
(1)财主:钱是工具,自己是主人
一个人买了一条两万的裤子,穿着上街不敢随便坐,怕把裤子弄脏了。这不是财主。财主是买了这条裤子,管它贵不贵,累了就敢坐马路牙子上。财主,财主,要做财的主人,不能被钱拿捏住了。
(2)财烧:钱是负担,拿不住
对于财烧来说,钱就是负担,一有点儿钱心里就放心不下,攥在手里怕丢了,放家里也不放心。要是把钱花了,自己没钱了,反而心里踏实了。
(3)财奴:钱是命,死守不放
财奴无论自己多有钱,都要攒着、存着,对家人对自己都舍不得花钱,特别抠门,钱成了枷锁,束缚了自己,也束缚着亲近的人。
跟人打交道和跟钱打交道一样,你是如何对待金钱和人际关系的呢?
是潇洒自在的财主?是患得患失的财烧?还是吝啬小气的财奴?
3.赚钱不丢人,本事才是硬道理
郭德纲说“据传说,说书的祖师爷是孔圣人,即使是孔圣人说书,也不白讲,得要钱。”
所以,这也是在启示我们,凭本事赚钱,天经地义,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世界上有卖黄金的,有修自行车的,这都是买卖。如今做视频、写文章、说相声、才艺表演、做直播的,也都是买卖。
不过,做买卖讲究有买有卖。光卖不行,还得有人买。你自己觉得自己说得天花乱坠,能耐大得很,可要是没人认可、没人买单,那也白搭。
所以,别不服气,菜就多练,提升自己的实力和水平才是硬道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呀,不能太闲,也别和太闲的人混。
太闲,容易让人失去斗志,陷入迷茫和空虚;总跟太“闲”的人在一起,容易吞噬你的时间,还会被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懒散习惯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