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收到了姐姐手绘的扇子,一条小胖鱼悠然自得,就像是酷热难耐时第一口冰镇西瓜。我向来很喜欢这些古色古香的物品,每到一个城市,也喜欢去博物馆走一走,去寻文化的根、生活的根,去了解我们的过去。
![]()
所以拿到这本《古物说》时,甚至可以用【狂喜】来形容我的心情。“屋头荼醾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凑近闻一闻,有书香的气息。
![]()
![]()
民以食为天,聊起古代人的生活,肯定要聊一聊【吃】了。我们说的小吃、点心,是与大餐、正餐相对而言的食品,但在古代,小食指的是不同于正餐的早餐或加餐,并没有具体指某种食物。
![]()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糕点遣册,《清明上河图》经营的曹婆婆肉饼、曹家从食、鹿家包子、万家馒头等等,以及《梦梁录》卷十六所列“食次名件”,仅是读着字面文字,口腔里已在分泌唾液,恨不得拿起手机点个外卖,满足下身体的需求。
![]()
![]()
一家人吃饭,有人说会食显温馨,也有的说分餐更卫生、更健康。其实,古人吃饭是从分餐逐步进化到会食:分餐制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时代,直到唐代前,正式宴席上大家还是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唐代中晚期,大家不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上(椅子),并用大桌进餐。
![]()
![]()
现在我们又开始流行分餐制,算不算是一种复古轮回呢?
![]()
除了美食,还想和你们聊一聊【时尚】。
一说起雪地靴,你会脱口而出【UGG】,这个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澳大利亚雪地靴。其实,早在史前,中国就已经有了靴子。战国的驯鸟铜像、西坝文化的靴形陶器和人形陶器,要是把这些靴子套在我们脚上,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反而是一种潮流。
![]()
![]()
而元代这双皮靴,审美长在我的心尖上,越看越喜欢。
![]()
《古物说》的第三部分与信仰文化有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骥作的诗。当时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第二个女儿出生,他前去赴宴道贺,醉酒后吟诗: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
弄来弄去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
在古代,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儿叫弄瓦。意思就是,生了男孩就放在床上,穿着衣裳,玩着玉璋。若是生了女孩把她放在地上,裹着衣被,玩着纺轮或纺锤之类的陶器。
![]()
![]()
当然,重男轻女已是落后的思想,我们笑笑作罢。
这本书最特别的一点是,作者将古物生活化,以讲故事的方式与我们娓娓道来它们的历史背景,这样读起来趣味性更强,也能让我们穿越到古代,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
![]()
![]()
![]()
![]()
我是@二狗和奶牛感谢你的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