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0
分享至

作者 | 女兆

人口减少,正在成为新常态。

根据城市财经的统计,去年中国337个城市中,有173座城市常住人口出现下降,7座持平,123座增加,另有34座未公布数据。

在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人口减少的比例高达57.1%,超过半数。即便将未公布的34座城市全部视为增长,也至少有51.3%的城市人口在流失。

这一趋势,正在持续加剧。

回看过去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

2021年,公布的287座城市中有139座人口下降,占比48.4%;

2022年,公布的268座城市中有143座人口下降,占比53.4%;

2023年,公布的270座城市中有157座人口下降,占比58.1%。

在全国范围的人口负增长大环境下,城市人口流失不可避免。


去年全国常住人口减少139万人,这是自2022年人口首次下降以来,中国已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

那么,哪些城市人口还在逆势增长?又有哪些在不断流失?


最让人意外的是,去年人口增量冠军,并非常规“金字塔”尖端的广深杭等东部强市,而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中西部省会——贵阳。


图源:城市财经

作为贵州省会,贵阳GDP仅约5000多亿元,尚未迈入万亿俱乐部,排名全国50名开外。但这座“普通”城市已连续四年实现超过10万人的年增量。

相比之下,现有人口600多万的贵阳,增量成绩令人侧目:规模不足深圳的1/3、成都的30%、重庆的1/5,却稳居各地前列。

这并非中西部省会首次逆袭东部强市。

自2021年以来,人口增量榜首便一直由中西部省会摘得:2021年武汉、2022年长沙、2023年合肥。

回顾近三年增量前十城市,中西部城市表现同样抢眼,分别占据七、八、六席;2024年,七座增量超10万的城市中,四座位于中西部。

这种“逆向流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孔雀东南飞”格局。

转变的出现与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引领下,高铁、高速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等新理念又加速了产业转移,中西部正成为新的承接地。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全国20多个GDP万亿城市,中西部已占三分之一;18座千万人口大城市中,省会城市占9座,其中7座在中西部。

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正面临制造业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等挑战,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导致近年来出现明显的“东南沿海-中西部省会”人口回流现象。

最为典型的是2022年一线城市的人口变化。2022年,四大一线城市均出现人口负增长,合计减少27.5万人。今年,北京和上海依然负增长,合计减少9.79万人。

这些变化表明,中西部省会的吸引力正持续攀升。


中西部省会崛起,离不开“强省会”战略的助推。

去年七座增量超10万城市中,唯深圳非省会,其余六座均为省会城市。

梳理各省数据发现,在多数人口减少的省份中,省会人口却持续增长。

比如,山东去年常住人口减少42.8万,降幅全国居首,可省会济南人口增长7.8万;河南常住人口减少30万,降幅全国第三,而省会郑州人口逆势增长7.8万 。

此外,贵阳对贵州、南昌对江西、长沙对湖南、武汉对湖北等,皆是如此。

省会人口高增长与全省人口负增长形成鲜明反差,清晰展现出:省会城市正成为中西部省份人口的 “蓄水池” 与 “护城河” 。

它们肩负双重使命,对内留存本省人口,对外代表全省参与人才争夺。这是中西部省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选择。

市场经济里,人才流动遵循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对多数人而言,若不在家乡考编考公,往往会选择到高工资城市打工。要是家门口缺少能挑大梁的核心城市,全省青年劳动力极有可能被其他地区 “虹吸”。

河北、安徽、江西等都是典型案例,自身产业薄弱又紧邻经济强省,大量人才被周边省份瓜分。

在此背景下,中西部省份纷纷布局 “强省会” 战略。成都、长沙、石家庄、贵阳、太原、南宁、武汉、郑州、昆明等城市,均已提出 “强省会” 或中心城市建设战略。

中西部省份寄希望于集中手上的有限资源,优先打造一个“能打”的头部城市,与东南沿海地区来打擂台。

而从实际成效看,“强省会”战略在当前颇为成功,在人口整体减少的大环境中,中西部省份借省会力量,正逐步实现 “人口回流” 。


集聚发展是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产活动被全球陆地面积的1.5%所囊括;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以5.15%的土地面积吸纳了30%的人口,贡献了41.3%的经济总量。

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很多省份无论是面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甚至是大国。

这为各省通过“强省会”战略打造中心城市和新城市群提供了可能。

四川成都便是“强省会”的典型案例。

作为幅员辽阔但人口分布不均、且在改革开放中属于内陆后发地区的省份,四川曾长期面临劳动力外流困境,一度成为全国知名的 “劳务输出大省”。

而自率先推行 “强省会” 战略以来,成都已跻身全国十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及新一线城市行列,常住人口突破两千万,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引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辖市的发展困境:曾凭借先发优势辐射周边,如今在区域经济均衡化趋势下,吸引力逐渐减弱。

今年数据显示,四大直辖市中天津人口持平,其余三市均出现负增长,前景不甚乐观。

然而,“强省会”并非万能,其负面效应同样突出。

省会在“虹吸效应”的加持下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大量进入到省会就业,导致其他城市缺乏人才,没有岗位,也形成不了产业。

产业不行,经济发展不起来又会导致更多人背井离乡,而省会城市的规模有限,就必然会导致人口继续向省外跑。

从各省市统计局数据看:

河北去年减少了15万人,11个城市中6个城市减少,占比54.5%。

山西去年减少了20.03万人,11个城市中10个城市减少,占比90.9%。

内蒙古去年减少了8万人,9个城市中7个城市减少,占比58.3%。

贵州去年减少了5万人,9个城市中人口减少的有5个,占比55.6%。

江西去年减少了13万人,11个城市中9个城市减少,占比81.8%。

河南去年减少了30万人,17个城市中15个减少,占比83.3%。

湖南去年减少了29万人,14个城市有13个城市减少,占比92.9%。

广西去年减少了14万人,9个公布的城市中8个减少,占比88.9%。

可见,中西部省会的增量远远不足以弥补全省的人口流失。而深层原因在于:中西部省份普遍缺乏副省级城市作为区域支点,难以扩大 “人口回流” 的覆盖面。

这就造成一种矛盾局面 —— 一方面是中西部省会成为人口竞争的局部赢家,另一方面是省内其他城市却陷入发展颓势,人口不断持续流失。

因此,尽管中西部省会在全国排名中异军突起,但若将视野放大到省域层面,真正“人口增量赢家”仍是广东、浙江等东南强省。

未来,中西部省份若能在省内培育出具备竞争力的副省级城市,或可扭转 “人口流失” 困局;若仍依赖单一省会支撑,则全省人口持续外流的趋势恐难根本改变。

参考文章

1.城市财经:破防!16个省,人口减少城市数量过半

2.国民经略:警报拉响!20多个省,人口负增长

3.知乎:为何各省都在推行“强省会”战略?真是在吸血全省么?

4.搜狐财经:中西部省会,要成为人口赢家

5.国民经略:人口增长第一城,易主了

6.澎湃新闻:人口增量第一城,为何花落这个西部城市

责任编辑:逯文云_NB258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场同学聚会换来的惨痛教训:人过了60岁,还是别聚会了

一场同学聚会换来的惨痛教训:人过了60岁,还是别聚会了

蝉吟槐蕊
2025-11-09 09:58:48
演员于适任中国骑射运动中心执行主任,曾在《封神三部曲》饰演姬发

演员于适任中国骑射运动中心执行主任,曾在《封神三部曲》饰演姬发

澎湃新闻
2025-11-09 16:58:35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一娱三分地
2025-11-07 18:40:38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每日一见
2025-11-09 12:33:19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个员工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11万台集中流向两个村庄 丨封面头条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个员工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11万台集中流向两个村庄 丨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09 18:45:20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55:11
学生偷东西被抓后续:小偷没事,被偷的反退学,更多恶心细节曝光

学生偷东西被抓后续:小偷没事,被偷的反退学,更多恶心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8 21:13:10
赵本山抢救无效!?

赵本山抢救无效!?

八卦疯叔
2025-11-09 10:43:20
陕西一小伙结婚当天驾自制“飞机”成功飞天?村民称是他朋友来助兴,飞机5年前就首飞过,民航空管局回应

陕西一小伙结婚当天驾自制“飞机”成功飞天?村民称是他朋友来助兴,飞机5年前就首飞过,民航空管局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8 23:56:08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2:29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9 14:57:41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火山诗话
2025-11-09 16:09:29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缘史记
2025-11-07 18:14:40
江苏:34岁女子独自住院,没人照顾,流泪哭诉:熬不住了想结婚

江苏:34岁女子独自住院,没人照顾,流泪哭诉:熬不住了想结婚

阿芒娱乐说
2025-11-09 07:03:22
台风“凤凰”或登陆我国,外围环流将影响江苏

台风“凤凰”或登陆我国,外围环流将影响江苏

扬子晚报
2025-11-09 20:06:27
DNA之父沃森去世。天才科学家歧视女性和黑人,走完了争议的一生

DNA之父沃森去世。天才科学家歧视女性和黑人,走完了争议的一生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08 23:16:14
小学生给校车敬礼后续:官方通报,最让人恶心的一幕却在评论区

小学生给校车敬礼后续:官方通报,最让人恶心的一幕却在评论区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8 20:18:19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丞丞故事汇
2025-11-09 12:50:18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三农老历
2025-11-09 14:46:14
2025-11-09 20:31:00
智谷趋势 incentive-icons
智谷趋势
十大最具影响力财经微信公众号
2744文章数 678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头条要闻

英伟达被华尔街大佬做空 4天市值蒸发4551亿美元

头条要闻

英伟达被华尔街大佬做空 4天市值蒸发4551亿美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来了来了上传啦!!传播学系统框架考前再复盘一遍(脑子丝滑滑!!!)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手机要闻

千元机价格旗舰级配置!vivo新机全配置曝光,是否值得期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