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28岁的他胜券在握的穿上王服,站在宫门口等待继承皇位,结果次日3岁弟弟已登基。
他的名字叫溥伟 。
溥伟于1880年出生于北京,是第一代恭亲王奕訢的嫡孙,他的父亲是奕訢的第二个儿子载滢。
由于爱新觉罗家族近亲结婚的缘故,导致清朝末期皇族子嗣稀薄。
溥伟的父亲载滢被过继给奕訢的八弟钟郡王奕诒,并承袭了贝勒爵位。
奕诒死后,作为载滢的儿子溥伟,在慈禧的安排下,继承了贝勒爵位。
溥伟从小聪明伶俐,饱读诗书。
![]()
并被康有为看好,并夸赞他:清朝的宗室和内外诸臣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18岁这一年,溥伟在慈禧的旨意下,被过继给恭亲王奕訢的长子载澄,并继承了恭亲王的爵位。
要知道,和硕恭亲王是所有亲王中爵位最高,功劳最大的。
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和硕恭亲王是天子的至亲,被封为可以世袭的铁帽子王。
将溥伟过继给有着这么高尊荣的载澄。
一个原因是恭亲王没有子嗣,另一个原因也说明慈禧对溥伟的重视。
溥伟因此备受瞩目,他也被称为小恭亲王。
他的爵位,比他的亲生父亲载滢还高几级。
溥伟自继承恭亲王的爵位后,同时继承了房产土地二百万两白银,在所有的王府中名列第一。
除此之外,还有三样象征恭亲王身份的东西。
第一件是咸丰三年皇帝赏赐的金桃皮鞘白虹刀;
第二件是咸丰皇帝离京赴承德时,写给奕诒的“密谕”;
第三件是奕诒任阅兵大臣时,御赐的紫宝石黄丝腰带;
刚刚继承恭亲王爵位的溥伟意气风发,志得意满。
他拿着爷爷的金桃皮鞘白虹刀,白天把玩,晚上还要挂在床头。
甚至他还摆出手握刀柄的架势,对下人说:尚方宝剑在此,尔等听命。
溥伟自继承了恭亲王爵位后,人生就像开挂了,他再次被任命为禁烟大臣。
![]()
溥伟以为他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因为光绪发动了戊戌变法,慈禧心中有了罢黜光绪的念头。
这个时候,溥伟也曾被列入皇帝继承的人选。
因为,论功绩,他的祖父是世袭的铁帽子王,功绩赫赫,发动辛酉,推行洋务,帮助皇室实现中兴;论血缘,他是道光皇帝嫡亲的曾孙,光绪皇帝的侄子,血统纯正;论才智,也是溥字辈中最出众的。
溥伟身边的亲信,更是对他极力拥戴,这让溥伟也确信自己就是皇位继承的不二人选。
1908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紧急召见军机大臣进宫议事,议事的主题是:在溥字辈中选定一人继承皇位。
当各位军机大臣进宫后,溥伟也得到了消息,他也确信自己是不二人选。
于是当天,他穿上亲王的朝服等待着宣召。
然而,他从上午一直等到了傍晚,都没有等到宣召的太监。
情急之下,他直接跑到了皇宫。
当他到宫门口时,恰好遇到一顶小轿奉召进宫。
溥伟便随到了小轿后面,没想到被太监拦住:老佛爷未宣亲王进宫,请您留步。
溥伟只好随轿在宫门口守了一夜,结果到第二天他等到的结果是:3岁的堂弟溥仪继承皇位。比自己小三岁的皇叔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
真是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明明志在必得,却未能如愿。
溥伟就这样错过了皇位。
据后来载沣的弟弟载涛说,慈禧之所以中意载沣,是因为载沣听话。当然还有个原因,小皇帝溥仪便于慈禧摆布。如果选了溥伟,溥伟太有主意,又受到群臣拥戴,不好控制。
![]()
凡事都有利弊,如果溥伟继承了皇位,恐怕他就要替清朝收拾烂摊子。
但是溥伟却想不通,不甘心,还因此大病一场。
之后,他并不为溥仪和载沣看好,甚至在商议要事的时候刻意疏远他。
但他却热心朝政,在溥仪退位后。他热衷复辟,找德国人合作,找辫子军张勋复辟,与日本人合作,不惜倾尽家产。
最后日本人在策划伪满时,在推举溥伟或是溥仪为皇帝时,稍微犹豫了一下。
最终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溥仪,原因是溥伟不好控制。
溥伟再一次与皇帝之位擦肩而过,还引起了溥仪的芥蒂,最后只好离开伪满。
他在离开北京时,本来有很多钱财,如果从此归隐,估计也能安享晚年。但为了复辟,耗尽了家产,政治上失意,经济上拮据,最后56岁时,在贫病交加中,死在了长春的一家旅社里。
所谓功名利实禄、王权霸业,都不及用你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但很多人就是因为想不通,放不下,一生为名利所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