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前段时间的美越贸易协议还有印象: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高调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将对越南所有输美商品征收20%关税。
这一消息震惊市场,也让不少人误以为:又一亚洲国家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妥协投降”。
然而,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7月10日报道,越南谈判团队根本没有同意20%关税税率,而是在特朗普发文前最后一刻,才突然从媒体口中得知消息——“协议”被临时修改了,还是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的名义对外发布的。
![]()
一纸协议未签,关税却先定,特朗普这出戏,究竟演给谁看?
谈的是11%,宣布的是20%
四名直接了解谈判的消息人士披露,越南原本与美方谈成的,是一套“平衡性方案”:关税上限设定在11%,美方给予一定市场准入与原产地规则上的灵活空间,整体框架尚在越方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特朗普显然不满意。
在未通知越南政府的情况下,特朗普于7月2日通过社交平台直接宣布:关税调至20%起步,而且“越南完全同意”。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声称——苏林已“批准”该协议。
问题是:这份“协议”到底在哪?有签字文件吗?有官方通报吗?
没有。
越南政府至今都没有公开确认“20%关税”这一说法,连一份正式的关税目录都拿不出,媒体能引用的唯一“依据”,就是特朗普的一篇推文。
![]()
谈判桌下的“单方面定价”
据披露,特朗普团队在谈判期间“并未把20%的关税数字写入正式草案”,而是在与苏林通话后,绕过越南谈判团队,将草案直接提交白宫内部定稿,并且跳过原定的最后一轮校对程序。
等越南官方看到最终文本时,关税条款早已从“11%”变成了“20%”,而这份“最终版本”——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正式对外发布。
特朗普为何急于宣布?
很可能,是为了制造“正在收割战果”的舆论形象——就在宣布越南协议后,特朗普旋即发函对菲律宾、巴西、文莱等国追加关税。
越南的协议变成了“样板工程”,其他国家成了跟进目标。
换句话说,越南被当成了对亚洲放狠话的标本。
![]()
越南吃下的,不只是“哑巴亏”
一位与越南政府有密切接触的华盛顿游说人士直言:“越南的代表们是真的愤怒,但他们根本无处发泄。”
原因很简单——在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下,越南长期被美方当作东南亚供应链重组的关键支点,美国媒体甚至称其为“中国制造的平替”。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
这场“协议变脸”直接伤害了越南的外交信任基础,尤其在越南国内引发政治后遗症:很多政策制定者质疑,是否押错了宝,是否应该重新评估对美贸易依赖程度。
吃亏不可怕,怕的是被当傻子耍。
如今的越南,不仅吃下了一个模糊不清的“20%”,还要在全球媒体面前忍气吞声,不得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7月2日以来,越南官方媒体虽照常报道,但通篇未提“关税水平”,也未提“已达成协议”,更未提“苏林批准”——这个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
谁从“撕毁协议”中获益?
特朗普的行为,不仅令越南外交颜面扫地,也让其他亚洲国家重新审视——和一个可以随时改口的总统打交道,到底有没有风险边界?
前美国副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表示:“这样的操作,会让整个亚洲对美贸易信心动摇。”
而一位前美国东亚外交官则直言:“中国是唯一在这场混乱中保持稳定的人。”
不难理解——当美国自己破坏规则、背信弃义,曾经试图分散对中国依赖的“去风险路线”,反而加剧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再信任。
因为,不管你多么努力避开中国,只要你靠近美国,你的协议可能明天就被撕掉。
越南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消息来源: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