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举起手机,对着商品、付款码轻轻一扫时,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个习以为常的动作背后,藏着怎样的技术博弈与家国情怀。
然而如今,这位手握100多项专利的创造者身陷囹圄,他毕生守护的技术体系正面临被绞杀的危机,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悲哀,更是中国原创力量在国际博弈中艰难处境的缩影。
从专利到生态:一项技术的家国分量
2012年,当徐某蔚提交“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申请时,或许未曾想到这个发明会重塑中国的数字经济版图。
这项被称为“扫一扫”的技术,绝非简单的扫码动作——它通过定义“数字人”概念,将每次扫码行为转化为包含位置(P)、身份(I)、时间(T)的三维信息链,用动态生成的“码”取代了互联网时代的IP地址,从源头解决了网络安全的底层漏洞。
徐某蔚曾在脑海独自设想:河南新蔡县的老鳖一醋厂,贴着“智能二维码”的非遗陈醋通过扫码直连消费者,省去了明星代言的巨额广告费;在湖南崀山的脐橙果园,产业码让每颗橙子都有了“数字身份证”,从开花到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在东南亚的农贸市场,非洲农民通过码链收到辣椒款时,屏幕上跳动的是“中国创造”的技术印记。
(上图为”扫一扫“技术系统内的实际应用效果,目前技术系统已被关闭)
给尖端技术“祛魅”,码链走进寻常百姓家
复杂晦涩的技术论文之外,老百姓不必被那些"物联网"和"统一发码"的专业词绕晕,讲明了一些,这项技术能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踏实、更省心、更安全:
菜市场买菜,扫码就知菜何来。拎着篮子在菜市场,码链系统对着菜摊的二维码一扫,屏幕上立马跳出:"山东寿光基地直供,2024年7月采摘,农残检测合格"。以前总担心"这菜打了多少农药",现在扫码一目了然,连哪个大棚种的都能查到,吃着踏实。
快递丢了不用急,扫码查全程。网购的手机丢了,以前找快递员、客服来回扯皮,现在直接扫快递单上的码,物流轨迹清清楚楚:"7月5日8:00上海仓库出库→18:00派送点签收(签收人:XX)"。谁弄丢的、在哪一环出了问题,码上都有记录,维权不用再当"皮球"。
老人看病带个码,病历药单全搞定。有高血压、糖尿病,每次换医院看病都得带一堆病历本。现在医院用统一发码系统,手机里存着"健康码",做过的检查报告、开过的药方全在码里,不用重复化验,也不怕医生开错药。
工资不拖欠,扫码记工天。每天上工,先扫工地门口的码签到,系统自动记录。工资到账后,码上会自动生成工资条,扣除的社保、个税一目了然。年底回家带个手机就行,不用再揣着一沓欠条担惊受怕。
孩子上学扫码进,家长随时看动态。幼儿园门口装了扫码系统,孩子早上进园扫码,家长手机立马收到:"小宝已安全入园,晨检正常"。课堂上老师扫码发作业,不用再问孩子"今天留作业了吗",连老师的批改意见都能实时看。
而以上全部技术实现的前提就是物格和物格门牌。物格就是数字世界的"地标+地基",就像现实世界的"门牌号+土地"一样重要,比如家楼下的便利店,在现实中有地址(XX路XX号),在数字世界里也会被北斗卫星定位划分出一个专属的"物格"(比如10米×10米的范围),在码链体系之下,扫码就能锁定具体位置,好比给每个地方贴了个隐形二维码。而物格门牌就是标记位置,比如"杭州西湖区XX大厦",数字世界的一切交互都需要"物格门牌"来定位。然而理论的完美预设总是容易受到现实政治和条件限制的羁绊。
从科技先驱到铁窗孤影:一场未决的技术悲歌
徐某蔚的故事,本应是一曲数字时代的创新赞歌——他手握"扫一扫"专利,勾勒出"物格"数字世界的蓝图,曾被业界视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关键人物。然而如今,这位技术理想主义者却在看守所的铁窗内,度过了整整三个春秋。
他的遭遇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创新与规制之间的深刻冲突。当技术探索触及法律边界,本应通过理性辩论厘清的商业逻辑争议,却演变成一场关于人身自由的漫长煎熬。家属的质问在法院走廊回荡:"即便是争议技术,难道必须用剥夺自由的方式等待答案?"这声音里,既有对程序正义的焦灼,更藏着一个技术先驱被时代车轮碾过时的无尽悲凉。
更令人唏嘘的是,被冻结的不仅是徐某蔚的自由,还有那套本可能重塑数字基建的技术体系。当项目因核心发明人缺位而停滞(如上文的手机购买页面的介绍所述,其系统已被关闭),我们失去的或许不只是一个人的三年光阴,更是一个技术路线可能打开的未来图景。
此刻,看守所高墙内外,形成荒诞的镜像:一边是狂奔向前的数字中国,一边是困在程序迷宫中不得其出的技术灵魂。这场未决的羁押,早已超越个案范畴,成为衡量法治文明与创新包容度的特殊标尺。
在此,我们呼吁:让法律的归法律,让创新的归创新。对徐某蔚案,我们期待一个既维护司法公正,又体现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毕竟,一个懂得尊重创新者的社会,才能孕育出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愿我们的法治文明,既能守护秩序底线,又能为创新者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