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康震教授的书法,想起老书法家的一句话:一半是天赋一半靠务性,否则怎么练也写不出好字,有些东西不是单靠勤奋就能解决的。
康震教授不仅在央视《百家讲坛》及《中国诗词大会》等热门节目中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讲解风格赢得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广泛赞誉,更在书法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文化学者与书法家。
尽管书法对于康震教授而言主要是一种业余爱好,但他却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认真的态度,将这一爱好发展到了极致。许多业内人士和书法爱好者都对康震教授的书法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书法水平不输专业书法家,甚至略带“启功体”的笔意。
“启功体”书法以其严谨的法度和非凡的气度闻名,给人以美的享受。康震教授的书法作品能够与“启功体”相媲美。他的书法不仅技法娴熟,更将丰富的文化底蕴融入到每一笔每一划之中,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内涵,还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诸如这幅作品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来看,都是一个典范之作。每个字都充满了力度,仿佛力透纸背,各具特色。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人气息和儒雅之风。
其中,“高”字的书写显得格外大气。开头的两点不仅左右呼应,而且相互之间的协调感也十分明显。接下来的两横连贯流畅,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几乎平行排列。最后一笔点画则较为内敛,以一个小引带过渡到右侧部分,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末尾的一竖则坚挺有力,在收笔时呈现出一种垂露状,十分抢眼。
“蜀”字的连贯性更为显著,特别是三个点的连续书写,技巧非常高超。三个竖画呈现渐长趋势,并且每个竖画都有明显的顿笔效果。最末一竖还带有一丝微微的撇出,极具匠心。
“道”字的书写最为奔放。横画平稳端正,撇画则相对含蓄,捺画顺势而为,最终形成一个大点,并带有回带。撇捺两笔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自然流畅,气势恢宏。
“天”字采用简化字的形式,在书法创作中,虽然繁体字因其结构复杂、变化丰富而被广泛使用,但简化字同样能够展现出书法的美感。康震教授在书写“天”字时,通过最后一笔的收笔方向的微妙倾斜和轻微的引带,赋予了这个字以独特的韵味和动感,这种处理方式既体现了书法的规范性,又增添了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这些字的处理方式表明,即使使用简化字,也能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
书法学习能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康震教授在书法艺术成就颇高,作品技巧炉火纯青,内容深邃有远见,实现形式与内涵完美融合。品味后或有感慨领悟,不妨分享思考心得,一起交流探讨。过程中我们能获启发,更明白书法植根传统才能展现独特韵味魅力 。
那么,为什么有些没练过书法的人比练过的人写字要好看?
只提到写字,没提书法。我年青时当过语文老师教过学生写字,为什么有人再练字也写不好。我认为一,没有师传;二,练习不得法(也就是没掌握各种字体的书写要领和书写方法)常言道: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有老师指导比自己肓目练习是大不一样的!至于说有人不练字也能写好,这种人少有,也不能肯定就没有,天外有天,犹如电视上四岁男孩识3000字,能熟背数百首唐诗还能解释其内容,这就是悟性惊人的“奇才”了!
写字也是如此,遇上“悟性“极好的奇才之人,看字写字,也能临的很像,其实这种人不为人知的内功也许是有的!所以人们没看见其练字,但不等于他不练。不知老叟此解释妥否?请亲们多指教。
写字大致可分为基础级,实用级和书法级。一个人能写出汉字,就算基础级,普通人所认为的写得好的应该在实用级,确实有人对用笔和结构天生比较敏感,能写出比较好的实用级。但未经练习,没有学习书法的笔法结字等法度,想写出书法级的字当然是不可能的。要写一手真正意义上好字,还是需要艰苦的训练的。
那为什么普通人还是觉得这类人的字特别好看呢,恕直言,这同观看者自身的书法审美力有很大关系。学生时代我认为班上某些同学写得非常漂亮,现在回头看已不忍一观,但在没接触书法的以前,我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只觉得满眼是花朵。所以喜欢书法的朋友们,还是拿起笔开始练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