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711篇原创
昨天不是征集,这几天写点啥?
有个读者问,能不能聊聊35+这个群体?
万叔一看,打赏过10多次,回复说之前写过几篇文章,怎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粉丝说,之前你不是写过一篇长城汽车魏建军的文章嘛?
他出了一个视频,给35+的人们加油打气,同时,长城汽车开启35+招聘计划。
有兴趣的可以先看看。
看完以后很感动,想问问万叔,怎么看这事儿?
在车上刷完了这个视频,魏建国这个视频,不就是模仿当年的后浪吗?
给你从三个视角,拆解一下这个事情,看完你就理解了。
首先是ip视角。
魏建军走的路子,和董明珠是一样的。
那种传统老板,把一些能量管理经验以及一些陋习,都带到了互联网上。
说用ip为自己的企业代言也好,说提升个人权利,集中度知名度也罢。
总而言之,魏建军是汽车圈里。决心比较大,包袱比较小,想要做个人ip的家伙。
和董明珠不同,魏建军的ip是有人操盘的。
周鸿祎的ip其实也是有人操盘的,那个操盘手我还认识。
但红衣大叔并不是特别听话的家伙,所以合作也是一言难尽。
话说回来。
在魏建军说了那么多出格的言论,建立起一定的知名度以后。
这一次的操作,是一次典型的从认识到认可的转粉操作。
反正35+的人群就在那里,他们面临的问题现状痛点就在那里。
这块阵地你不去占领,自然有别人去占领。
从全网几千万的播放量来看,一定是戳中了某些人的痛点,让很多人感同身受,说出了内心的苦闷,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点赞和转发。
![]()
从ip打造的角度来说,魏总和他们的团队,找到了一块市场空白的区域,做得很成功。
万叔以前问过父辈的很多人,你们有35岁危机吗?
现在60多岁的那一拨人,是有35岁危机的。
其实那和35岁危机没关系,是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停滞被制裁国有企业破产大潮导致的经济危机和下岗大潮。
那波人离开体制的时候很多就是35岁+。
这是新中国以来第1次的35岁危机。
后来35岁危机这个事情为什么变成常态?是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创造出来的。
10多年以前这会儿,中国的互联网方兴未艾,各种软件手机应用层出不穷,需要大量写代码的劳动者,人称码农。
![]()
而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
万叔读书那会儿,计算机专业并不是最牛逼的理工科专业。
很多理工科学校是什么机械电气土木这些。
而互联网企业拿到钱以后迅速变成了new money,反推各大高校开始疯狂的扩招计算机专业。
这就造成一个什么现象呢?在互联网企业最繁荣的那几年,高校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供给,是大于企业需求的。
怎么办?
如果是国有企业,那么就会通过培训转岗等等方式,换到其他岗位去消化。
毕竟国企尤其是有正式编制的员工,要挪动是不容易的。
但互联网企业不是这样。绝大部分都是私企,讲究效率,讲究性价比,讲究奋斗。
一些看似是白领,实际上是干体力活的职位,中年人一定没有年轻人那么肯吃苦,肯加班,同时,对薪酬的要求也会比年轻人高。
从决策者角度,一边是更加聪明的,肯干的,要求低的年轻人。一边是时间紧张,薪酬要求高,逐渐变得油腻的中年人。
一看,后者明显没有性价比嘛,所以就把他们都给毕业了。
而这帮互联网人,又恰巧掌握了社会、互联网的话语权。
所以35岁危机这个事情,被提出来,被大众看见,被当成了一个问题。
就是这么个事儿。
所以35岁危机这个事儿。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
一方面到了35岁,生活压力变大,身体变差这些,从万叔自身的经历来看,都是确实存在的。
![]()
但用年龄这个维度来划分,掩盖了更本质的东西。
就是你职场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为啥你做程序员35岁被嫌弃太老了,当干部35岁又夸你年轻?
有个笑话说是,当程序员比当领导干部难多了。
实际上还是你的生态位。
如果你在程序员这个岗位上,在基础的事务性工作,这个岗位上,没什么门槛,拼体力,当你体力精力下降以后,必然没有性价比。
但如果你在用脑力,带队伍,甚至链接资源,掌控资源的生态位上,年龄和被淘汰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前几天,万叔一篇文章,评论区有人讲电商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万叔说,不是电商替代了实体经济,而是高效的经济模式替代了低效的经济模式。
对于35岁危机,万叔也是这个看法,不是人到中年惨遭淘汰,而是失去性价比的人,被更具性价比的人替代。
回到我们这个话题上来,为什么万叔不看好魏建军这次35+招聘?
你把万叔前面说的话,再咀嚼一遍。
你以为的35+招聘,是给那些被毕业的,因为性价比不足被淘汰的家伙,一个新的机会。
实际上这样的招聘,是从大量符合条件的人里面,筛选那些能力不错,性价比足够,但因为行业问题被错杀的遗珠。
招聘不允许学历歧视,不强制限制本科,和是专科的都得要,是一回事吗?
还是那句话,从价值的角度,哪个企业都不是养老院和收容所。
何况,长城汽车,目前还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所以,抛弃幻想,人家做这个事情的目的第一是打出知名度,博好感,第二是招贤纳士,扩大漏斗的筛选面。
仅此而已。
而作为我们普通人呢?
万叔自己做为一个35+,在今年的阶级跃迁课程里面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当打之年
之前对职场生命周期的划分,22岁到28岁,28岁到35岁,35岁到45岁,刚好对应了阶级跃迁的三个阶段,工具价值结构价值,资源价值
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性价比,突破自己的限制,去到更好的生态位,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王晶导演最近不是做个人ip了吗?万叔花了一下午,刷完了他所有的视频。
有一个观点,万叔特别认可。
所有人都需要努力的,没有人的成功不是靠自己努力的。
别指望大佬和你共鸣几句,就会真金白银的来帮你,来救你。
还是得自己努力。
自助者,才有天助。
![]()
关注万叔,阶级跃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