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海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人文社科类新书出版呢?一起来查收这份书单吧!
1
![]()
《误导》(Misguided)
马修·法西亚尼(Matthew Facciani)著,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
为什么人们容易相信错误信息?本书全面探讨了虚假观念的形成与传播机制,深入剖析了人们信任错误信息所涉及的认知、情感与社会因素。作者指出,仅靠教育或媒体素养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人们易受误导,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认同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为了维系个人或群体身份,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不实的信息。全书深入分析了线上与线下的社交互动,揭示了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如何共同推动并放大虚假言论的传播,并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讲述了人们如何陷入错误认知,从新冠疫情到反疫苗运动,逐层揭开了其背后的心理与社会动因。同时,作者也评估了多种应对策略,强调唯有理解误信传播的深层机制才能有效对抗其影响。书中不仅呈现了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如何与亲友展开有建设性的对话,如何重建公众对机构的信任,以帮助读者提升识别与抵御虚假信息的能力。
2
![]()
《火车的交易》(Trading Locomotives)
中村尚史(Naofumi Nakamura)著,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铁路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展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在本书中,作者以全球视角深入研究日本铁路发展史,揭示了日本工业化进程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通过考察国际机车贸易与日本铁路产业的成长,揭示了铁路在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与后期帝国扩张中的双重角色。作者指出,铁路最初作为国家建构的重要工具引入日本,但自19世纪90年代末起,逐渐演变为服务于帝国扩张的手段。面对全球化浪潮,日本一方面试图建立本土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西方的铁路设备进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通过政府主导的技术转移与产业扶持,终于形成了自主的铁路制造业,并将产品输出至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全书通过大量档案材料,翔实展现了铁路工业如何从全球流入日本,又如何成为推动日本国内发展与对外扩张的重要力量,揭示了工业革命跨国传播的复杂路径。
3
![]()
《数字文学的红线》(Digital Literary Redlining)
艾米·E.厄尔哈特(Amy E. Earhart)著,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
尽管“正典之争”似乎是20世纪90年代学界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如今却再次面临对有色人种作家作品及涉及种族、族裔与性别议题文本的抵制浪潮。与此同时,算法偏见研究者正在揭示从警务系统到住房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技术性系统偏见。在本书中,作者将这两个看似分离的领域交织起来,探讨了技术与制度性基础设施如何共同建构并重塑种族、族裔与性别身份。作者聚焦于两种关键的基础结构:其一是数据库——数字人文学科中常用的技术工具,其二是文学选集——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文本形式,分析了这些看似中立的媒介如何深刻影响身份的呈现与建构方式。作者以DALA项目为例——这是一个涵盖近百年美国与非裔美国文学选集的数据库,它旨在通过探讨身份与再现的问题反思文学正典的形成机制。通过对这些选集的细致分析,全书揭示了黑人在文学史中的身份如何被持续地建构与重构。
4
![]()
《糖的世界》(The World of Sugar)
乌尔贝·博斯马(Ulbe Bosma)著,哈佛大学出版社,2025年5月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并不依赖精制糖。然而,糖在某个时刻迅速渗入我们日常饮食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引发了健康危机与生态问题。本书从最早的制糖方式讲起,追溯公元前6世纪糖在印度的起源,并揭示它如何在中世纪传入欧洲,引发了一场残酷的供应争夺战。作者指出,为了满足欧洲不断增长的需求,糖的扩张建立在奴役劳动之上。1250万名跨越大西洋的非洲人中,有三分之二被迫劳作于糖种植园中。到20世纪,糖已成为欧美人膳食中的主要热量来源之一。糖改变了每一片大陆的生活方式,通过工业化、劳动力迁移与饮食结构变迁,创造也毁灭了无数文化。糖带来财富,也腐化政府,甚至深刻影响了技术官僚的政策决策。它还激发了争取自由的呐喊,催生了撼动世界的变革。这种看似普通的商品,正给我们的身体、环境与社会带来持续的威胁。
5
![]()
《致命武力》(Deadly Force)
汤姆·S.克拉克(Tom S. Clark)等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
在美国,警察开枪事件常常引发公众的愤怒与抗议,也激起对警方使用致命武力的质疑。尽管部分引发轰动的案件受到媒体高度关注,社会却很难全面了解警察开枪的频率和后果,因为目前缺乏统一、系统的数据来源。在本书中,作者深入分析了数百座美国城市中警方使用枪支的情况,涵盖致命与非致命事件,并揭示了其中显著的种族差异。研究显示,警察开枪在时间、地点和对象上都呈现出规律性,且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差异。年轻、手无寸铁的黑人男性更容易在与警察的接触中遭遇枪击,而黑人与西语裔居民聚居的城市区域,即使控制了暴力犯罪等因素,也更频繁地受到警力枪火的影响。这意味着,即便不是直接目标,黑人和西语裔城市居民也更可能暴露在枪击的风险之中。作者分析了美国城市政治领导层如何影响警察的行为,指出唯有更深入地理解警察开枪背后的结构性问题,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6
![]()
《税收与怨怼》(Taxation and Resentment)
安德里亚·路易斯·坎贝尔(Andrea Louise Campbell)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
大多数美国人原则上支持累进税制,认为富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款。但在具体政策选择上,他们所支持的方案往往比想象中更趋于累退。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美国公众对税收的态度,分析了人们的理念与实际偏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作者指出,自联邦所得税诞生以来,富人便通过降低税率与制定复杂的税收减免条款来推动减税。这一制度的复杂性使普通民众难以分辨谁是真正的受益者,其税收偏好也因此常受误导,不再基于原则或切身利益。然而,许多人并不了解税收减免最有利于富人,而对税收减免的态度本身也受种族认知影响。与此同时,尽管黑人与西语裔美国人更支持政府支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更支持征税。事实上,各种群体都有理由不喜欢缴税,这种普遍的不满被反税收的政党所利用,进一步助长了富人持续削弱累进税制的努力。
(毛心怡/编译)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59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