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欧盟总部内,中国外长王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手握在一起,窗外布鲁塞尔的天空正酝酿着一场跨大西洋风暴。日前,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迎来关键会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面对面坐定,这场发生在中欧建交50周年与联合国成立80周年双节点时刻的会谈,吸引了全球目光。
王毅开宗明义:“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中欧作为两大文明、两大力量,越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承担责任。”他特别强调双方应“坚持伙伴定位,深化经贸合作,加大相互开放”,言辞间暗含对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批评。
![]()
默克尔(资料图)
正当王毅的专机离开布鲁塞尔,千里之外的希腊雅典响起久违而铿锵的声音。隐退政坛三年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站在讲台前,向欧盟27国发出直击要害的警告:“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惩罚性关税,欧盟不应畏惧退缩,必须团结一致反击。”
这位执掌德国十六年的“铁娘子”一针见血地戳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软肋。她指出,若美国执意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钢铝关税、25%的汽车关税及10%的普遍关税,最终代价将转嫁至美国消费者。“物价飞涨必将反噬特朗普自身的政治支持率”,默克尔的分析揭示了这场贸易博弈中的政治风险。
默克尔的发言扎根于实战经验。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欧盟钢铝加征关税时,她联合法国推动欧盟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精准反制,最终迫使美方回到谈判桌。此刻她的声音穿透地中海的阳光,直指欧盟领导层的犹豫——当特朗普设定的7月9日谈判“最后通牒”仅剩数日,欧洲需要的是清醒而非妥协。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已非虚张声势。根据最新贸易数据,欧盟对美出口商品中近70%、总值3800亿欧元的产品面临50%全面关税威胁,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在谈判破裂时落下。汽车产业首当其冲。2024年欧盟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高达528亿欧元,占欧盟该产业出口总额近五分之一。钢铁铝产品出口也达240亿欧元规模。若关税全面实施,德国汽车业与意大利制造业将遭受雪崩式打击。
![]()
默克尔(资料图)
欧盟内部裂痕进一步削弱其议价能力。德国总理默茨倾向快速妥协,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延长谈判,经济脆弱的匈牙利等国则因依赖美国市场反对强硬反制。这种分歧正中美方下怀——特朗普政府已成功与英国达成双边协议,瓦解欧盟统一阵线。经济指标同样不容乐观。2025年欧盟GDP增长预期已从年初的1.5%下调至1.1%,出口增长仅0.7%。当冯德莱恩在与王毅会谈中刻意避开关税议题,仅强调气候合作时,欧盟的困境已暴露无遗。
当美欧贸易战阴云密布,中欧经贸通道却透出理性微光。就在王毅访问欧洲期间,欧盟与中国贸易专员达成关键共识:同意研究为中国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此替代欧盟去年征收的高额关税。这一进展具有突破性意义。2024年10月,欧盟曾将中国产电动汽车关税提高至45.3%的峰值,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带来巨大压力。如今双方转向“价格承诺”方案,为僵局提供了务实解决路径。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立即表态支持谈判,直指欧盟此前的关税政策是个“错误”。德国车企的焦虑不难理解——中国作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消化了德国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优势也促使欧盟重新权衡得失。比亚迪最新推出的车型配备“兆瓦级”充电功能,五分钟即可增加400公里续航,起售价却低于2.9万美元。这种性能与价格的双重优势,令欧美车企难以企及。
中欧关系半个世纪的厚重积淀,在此刻显现战略价值。中国连续多年稳居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8000亿欧元。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王毅在布鲁塞尔传递的信息清晰坚定: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期待欧洲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
默克尔(资料图)
稀土争端成为检验诚意的试金石。欧盟驻华大使曾强硬要求中国解决稀土磁铁短缺问题,而中国掌控着全球70%的稀土精炼份额。王毅此行既展示战略实力,又传递合作意愿,与特朗普单一的关税大棒形成鲜明对比。
默克尔在雅典的忠告与王毅在布鲁塞尔的开放姿态,为欧洲提供了双重启示:惧怕无法赢得尊重,实力需要自主捍卫。当德国巴斯夫转向亚洲市场、法国空客在中国增设生产线,这些商业决策已为欧洲指明出路——依附只能换来“缓刑”,自主才能赢得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