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城南偏西,是北齐皇家陵寝区,其中讲武城镇的大冢营村居于中心位置。在这个村子的西北方向上,原本有三座高大的封土,被称为“大冢”的,正是北齐政权的缔造者高欢的陵墓,名曰义平陵。
高欢类似于曹操,生前是丞相。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后,追封皇帝,谥号神武,庙号高祖。不过与曹操不同的是,到高欢祖父时已经家道没落。所以他算是白手起家,靠实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权臣的位子上。
高欢祖籍今河北景县,出身兵户之家,世居怀朔镇,也就是今内蒙古的固阳县。虽然是汉人,但长期生活在边界地带,生活习惯已经与鲜卑人无异。加之其身材高大,长相俊美,为平步青云提供了基础。
后来,破落子弟高欢迎娶了鲜卑女娄昭君,依靠其陪嫁的马匹起家成为队主。北魏末年,爆发了六镇大起义,高欢加入义军,先后依附杜洛周、葛荣,后归附尔朱荣。此后,尔朱荣策划河阴之变,又击败葛荣,成为北魏权臣,高欢也逐渐做大。
永安三年(530),尔朱荣被孝庄帝杀死后,其家族与北魏皇室展开了惨烈的斗争,高欢选择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一年后高欢在信都起兵,讨伐尔朱氏家族,并拥立北魏宗室、渤海太守元朗为帝,翌年正月占领邺城,高欢被封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又过了一年,歼灭尔朱氏家族,独掌大权,并废掉元朗,立元修为帝。
但很快元修又与高欢爆发了权利之战,最后元修被迫前往关西依附宇文泰,高欢回到洛阳后,又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至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不久,为远离西魏威胁,将东魏国都迁至邺城,开启了邺城东魏、北齐国都的时代。
此后十年间,高欢又多次对西魏用兵,但终究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在武定四年(546)的玉壁之战中,损失惨重,让其忧愤成疾,一病不起,最终在东魏武定五年(547)正月初一病逝于晋阳。三年后,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政权,被追封为高祖神武帝。
据说,当年长子高澄把高欢葬在了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顶部的石穴内,后将洞口彻底封死,并杀掉了全部工匠。但这种说法可信度很低,高欢的陵墓应该还是大冢营村得这座最大的墓冢。
大冢平面呈圆形,虽经历代破坏,高度仍有30余米。后人在其顶部修建了慈静寺,为附近村民求子祈福之所。此行,在田地里干农活的热心村民还帮笔者联系到了慈静寺的看管员,但他们并不知道笔者要看的不是寺庙而只是其基础下的墓冢。(冀446,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4年10月4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