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天公有点燥,多地农田正盼着靠谱护持。
![]()
农业农村部刚在南通开了全国农田建设会,事儿关咱种地的根本。
会议说得明白,要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田,这是给粮食上保险。
“一平两通三提升”,田块平整、通水通路,地力产量效益都得往上提。东北黑土地、平原灌区、高产区这些地方,优先动工改农田。为啥盯紧这些地?
黑土肥沃怕流失,平原要防涝旱,灌区得保水畅流。会议还强调,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要“回头看”,质量是生命线。沟渠修复、涝区治理,这些硬骨头得啃下来,不然天涝时田咋扛得住?
![]()
农民都知道,好田不怕灾,可咋建出抗灾的田?
会上给了实招。比如东北整地时留意保墒,平原地区管网排灌得铺扎实,别等下雨了才发现漏。
老一辈看天种地有经验,如今建田更要靠科学,土办法结合新技术才牢靠。就说排水吧,以前挖沟凭经验,现在得按标准算管径,涝时排水才畅快。有人担心,建田会不会耽误农时?
会议说了,要高质量推进年度任务,别拖工期。
![]()
各地会派专业队伍下田排查,发现偷工减料的,一定动真格整治。
这对咱农民好啊,以后田里水渠通、道路平,机器进得来,收成更稳当。但也得想想,自家地块要是在规划区内,该咋配合?提前和村里沟通准没错。
未来几天下雨可能带大风,刚动工的田块得留意护基,别让雨水冲了地基。高标准田建成后,抗旱涝能力强,但在建的田现在还得靠咱多上心。比如正在修沟渠的地块,雨后去看看有没有淤堵,及时清淤不影响进度。
我个人觉得,这轮建田是难得的机会,咱农民要主动参与,有问题早提。毕竟田是自己种,哪里该加固、哪里要留排水口,咱最清楚实际情况。接下来各地会陆续启动工程,大家留意村里通知,别错过自家田的改造。
![]()
要是遇到不懂的政策,找乡镇农技站问问,他们能给讲明白。说到底,田整好了,咱种地更省心,就算遇到极端天气,心里也有底。后天起部分地区有强对流,虽说新建农田在抗灾,但未完工的田得临时加固。
棚架、地膜该扎紧的扎紧,别让大风掀了,刚播的种子更要防暴雨冲灌。这次全国会议就像一场及时雨,给咱指明了好田建设的方向。只要跟着政策走,配合好施工,未来咱的田一定能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您说,这样的高标准田,是不是咱种地人最盼的?一起盼着田里的新变化吧!现在该干啥?
留意本地建田规划,收拾好自家地块,准备迎接改造;后天强对流前,检查农田设施,该加固的别偷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