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项目2008年正式立项,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OMAC)牵头,目标是造出一款能跟波音737和空客A320掰腕子的国产客机。研发过程用了十几年,2017年5月5日C919第一次飞上天,2022年9月拿到中国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证明它安全靠谱,能载客飞了。
C919的研发可不简单。飞机这东西,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电子系统一大堆领域,哪个环节出错都不行。中国之前没干过这事,从设计到制造全得自己摸索。它的机身长38.9米,翼展35.8米,能坐158到192个人,航程4075到5555公里,性能上跟波音737和空客A320差不多。
但关键是,C919有60%的零件是国产的,比如机头、机身、机翼这些核心部件,都是国内企业造的。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咱们不用全靠进口,能自己搞定大部分东西了。
当然,不是说C919就完全不靠外国技术了。它的发动机是美国和法国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生产的LEAP-1C,还有一些电子设备也来自国外,国产化率60%说明还有40%是进口的。但这已经是个大进步了,毕竟造飞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了。
C919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把钱留在国内了。以前中国航空公司买飞机,一架波音737或者空客A320得花差不多1亿美元,折成人民币就是6、7个亿。这钱付出去,利润全归外国公司,国内企业啥也捞不着。现在有了C919,情况就不一样了。
C919的售价大概是9900万美元,比波音和空客的飞机便宜一些。虽然具体价格会根据订单量和配置调整,但总体来说性价比更高。关键是,这9900万美元里有60%是国内企业赚的。
以一架飞机6.5亿人民币算,国产部分就能带来差不多4个亿的产值。这钱流到哪儿了?流到了成都的机头厂、南昌的机身厂、西安的机翼厂,还有沈阳的机尾厂。这些企业拿了钱,能雇更多工人,买更多设备,搞更多研发,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举个例子,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给C919造机翼,光这一个部件就涉及上千个零件,从复合材料到金属加工,技术要求高得吓人。厂里得招工程师、技术工人,还得跟上游的材料供应商合作。
这么一算,一架C919下线,能拉动多少就业机会?据统计,C919项目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岗位有好几十万个。这就好比影视圈,以前“天价演员”拿走大头,剧组其他人喝西北风,现在钱分得匀了,大家都能吃饱饭。
更别提航空公司了。买C919比买波音、空客便宜,运营成本也低,因为它的油耗更少,维护更方便。航空公司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开新航线、降票价,最后受益的还是咱们老百姓。这不比老花大价钱买外国飞机强多了?
C919不只是个飞机,它还是个“发动机”,带动了一大堆产业往前跑。造飞机得用啥?钢材、铝材、复合材料这些原材料,得有精密机床、数控设备这些工具,还得有雷达、导航这些高科技系统。C919的出现,把这些需求全激活了。
比如,机身用的铝合金,得找宝钢、鞍钢这样的企业供货;复合材料得靠中航工业搞定;机翼上的螺丝、铆钉,得有专门的工厂生产。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弄弄就能用的,得达到航空级的标准,质量差一点都不行。
C919的订单越多,这些企业就越有动力升级技术、扩大规模。数据显示,航空工业每投入1元,就能带动上下游10元的产值。C919的成功,等于给中国制造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再说发动机。虽然现在C919用的是进口的LEAP-1C,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已经在研发国产的CJ-1000A发动机。这款发动机2020年就完成了鸟击测试,2024年在运-20上试飞,进展挺顺利。
未来如果CJ-1000A能装到C919上,国产化率还能再往上提一提。到时候,波音和空客可就真的慌了,因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心脏都能自己造了,那还怕啥?
还有维修和售后。以前买外国飞机,坏了得找波音、空客修,配件也得从国外订,贵不说,还费时间。现在C919是自家孩子,修起来方便多了,配件也能本地化生产。这一块的市场有多大?想想看,中国有上千架大飞机在飞,每年维护费用就好几百亿,C919能分多少蛋糕?这些钱留在国内,不比送出去香?
C919的商业运营已经开始了,订单也不少。截至2025年,C919的订单量超过1400架,包括东航、国航、南航这些大客户,每家都下了100架以上的单子。这说明啥?说明市场认可它,航空公司愿意用它。2023年5月28日首航后,C919已经飞了上海到北京、广州到上海等好几条热门航线,乘客反馈也不错,说座椅舒服、噪音小。
这对波音和空客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过去几十年,他们俩垄断市场,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航空公司没得选,只能捏着鼻子掏钱。现在C919杀出来了,价格更低,性能也不差,航空公司自然会动心。据说东航买C919的时候,波音和空客都坐不住了,赶紧派人来谈,想降价留住客户。这不就是“天价演员”感觉到寒气了嘛?
2024年波音还出了点乱子,737 MAX的质量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订单被取消了一堆。反过来,C919的订单却在涨。这说明啥?说明市场风向变了,大家开始信赖中国造了。未来如果C919能拿到欧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证,飞到国际市场上去,那波音和空客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再说国际市场。2024年,文莱和印尼的航空公司已经签了采购协议,C919开始往东南亚走。2025年1月,它还飞了上海到香港的国际航线。这只是个开始,COMAC的目标是让C919飞遍亚洲、非洲、拉美,跟波音737和空客A320正面刚。波音、空客要是不调整策略,降价或者升级服务,市场份额肯定得丢。
C919现在只是开了个头,未来还有大把机会。COMAC计划2025年把年产量提到50架,2027年到150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已经在上海浦东建了第二条总装线,2025年上半年就能投产。产量上去了,交付速度就能跟上,订单就不会积压。
技术上,国产化率还会继续提高。CJ-1000A发动机如果成功上机,C919就能摆脱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其他部件,比如电子系统、液压系统,也在逐步国产化。COMAC还搞了个CR929项目,要造宽体客机,跟波音787、空客A350干一仗。这说明啥?说明中国不满足于只造个C919,还想在航空市场上玩更大的。
国际化也在加速。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航空市场正在起飞,他们需要性价比高的飞机,C919正好对胃口。如果能打进欧美市场,那就更牛了。当然,这得看适航认证啥时候能批下来,但以现在的势头看,可能性不小。
对老百姓来说,C919的普及意味着票价可能会降。航空公司成本低了,不用老拿高票价补窟窿,咱坐飞机就能便宜点。以后坐着国产大飞机出去玩,心里也多一份自豪感,这不比啥都强?
C919的意义,说白了就是让中国从“买买买”变成“造造造”。它不光是个交通工具,更是中国工业实力的象征。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把钱留在国内,带动产业链发展,给市场注入竞争,这一系列变化,都让那些“天价演员”没法再舒舒服服地躺着赚钱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