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侵删
作为曾经的“超市王”,人人乐以国内超市一股身份上市。上市15年后,2025年7月7日,因连续亏损,持续性资不抵债,人人乐被迫摘牌退市。
7月4日,根据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人乐)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于2025年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十五个交易日,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3日,在2025年7月4日被摘牌。
曾经的人人乐被指是唯一可以和沃尔玛超市抗衡的国内连锁超市,市值巅峰期达到130多亿,如今,市值仅为1.58亿元,曾经的零售巨头黯然退场令人唏嘘。
市值跳崖式缩水退市时仅1.58亿
成立于1996年的人人乐,曾经是深圳零售企业的旗帜之一,和华润万家、新一佳超市并称为“广东超市三巨头”,在深圳可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来连锁超市正面竞争。
此前的媒体曾报道,沃尔玛前营运总监李成杰曾公开表示,在中国能与沃尔玛面对面竞争,还能保持发展的,只有人人乐。
2010年1月13日,人人乐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发行价为26.98元/股,上市首日,收盘总市值约为130.52亿元。上市15年,人人乐收盘总市值的巅峰时刻为2010年1月,约136.68亿元。
2025年,人人乐的收盘总市值甚至不曾超过30亿元。
6月13日,人人乐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7月3日收盘,其股价定格在0.36元/股,总市值约为1.58亿元,缩水幅度可谓是跳崖式,降幅超过98%。
持续亏损频繁出售资产“续命”
再来看人人乐近年来的业绩表现。2010年上市两年后,人人乐业绩便开始出现亏损。
针对上市后首次出现亏损情况,彼时,人人乐表示,公司在面临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冲击等多方挑战的情况下,适度放缓了新店拓展速度,巩固区域经营。
随后的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人人乐净利润均为负数,由此引发人人乐2016年4月在资本市场的首次“披星戴帽”。
有数据统计,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21年至2024年,人人乐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负数。此外,2012年、2014年至2024年,人人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样均为负数。
2016年底,人人乐营业收入约为101.5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048.0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实现业绩扭转的方式是人人乐当年关闭了不少业绩亏损的门店和出售长沙天骄福邸物业项目资产增加收益。
好景不长,2017年人人乐再度陷入亏损局面,2019年人人乐股票再度“披星戴帽”。同样,人人乐继续通过出售资产方式扭亏为盈。
根据人人乐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为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公司之子公司深圳市人人乐商业有限公司转让其子公司广州市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股权带来投资收益1.92亿元。
短期内依靠出售资产挽救亏损的业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2021年开始人人乐又进入亏损的恶性循环之中。2023年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2024年业绩预告中,人人乐预估2024年将盈利4.10亿元至4.60亿元,和最终发布的业绩报告大相径庭。
根据年报数据,2024年,人人乐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4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98亿元。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拥有门店32家,全部为直营门店。2024年,公司新开门店1家、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门店。
截至2025年一季度,人人乐的亏损还在持续,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77.81%;归母净利润亏损7961.6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32亿元。
多元化业态布局寻求突破 最终自救无果
业绩岌岌可危的当下,今年3月人人乐突然公告称,上任仅一年半的董事长侯延奎因身体健康原因申请辞职,卸去包括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在内的所有职务。而在这之前,人人乐多次更换公司董事长,从人员架构寻求出路。
在长达八九年的亏损漩涡中,人人乐也曾在战略层面试图挣扎自救。
2019年,人人乐引进国资战略股东,控股股东由浩明投资变更为曲江文化,实际控制人由何金明、宋琦、何浩变更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人人乐寄希望于曲江文化的国资背景实力为上市公司带来资金及资源支持,解决人人乐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公司新零售业务更加顺畅地落地升级。
在电商和新兴业态的多重冲击之下,人人乐等传统卖场陷入困境。人人乐也曾试图通过多元化业态布局来寻求突破。
推动新型大卖场Le supermarket、精品超市Le super、社区生活超市Le life、社区生鲜超市Le fresh、百货及购物中心等多业态的发展,并积极发力线上渠道,建设人人乐园移动商城和人人乐购电子商务平台等。
然而,这些努力在大市场环境下,也并未遏制住下滑的业绩。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人人乐旗下的大卖场Le supermarket、社区生活超市Le life以及精品超市Le super的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下滑了33.57%、34.77%和22.65%。同时,人人乐2024年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5042.32万元,仅占总营收的3.53%。
专家点评:断层式零售商业的没落
当下受到冲击的也不仅有人人乐。2024年,家乐福中国的营收为6.48亿元,亏损5.46亿元。永辉超市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
随着市场格局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曾经门庭若市的商超如今大多都变得门可罗雀,未能及时跟上电商和新零售模式的发展趋势而逐渐被市场抛弃。
食品专家,文轩智库专家朱丹蓬点评人人乐如今的现状表示,人人乐是一个非常可惜的品牌,在广东尤其是深圳非常火爆,但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变化,以及自身多元化的失败,让整个人人乐现金流步入恶性循环的节点,在这样的节点之下,供应链不正常导致整体运营水平进一步降低。加之,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人乐没能与时俱进。
朱丹蓬分析目前中国的零售行业认为,目前中国零售行业已经步入“两头尖中间空”的阶段。头部的山姆、永辉整体业绩向好,规模小的24小时便利店也有发展空间,反而是向人人乐、家乐福类似规模的正好卡在中间,既没有大型综合体的规模效应,也没有24小时便利店的灵活度,他们的没落是必然的。
从当前市场来看,中间层零售商超已失去大的生存空间。随着行业的变化,大润发这种曾经的霸主,同样步入衰落的节点。整个消费端不断的倒逼整个产业端创新升级迭代的这个年代,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好的供应链,没有好的运营团队的品牌肯定难以生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