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悉商业本性,直击企业核芯
作者|罗旭
2022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寿仙谷”,603896.SH)创始人李明焱逐渐放权给两个儿子,李振皓、李振宇分别出任副董事长与总经理,深度参与公司的研发与经营业务。
不过,李氏兄弟掌权后,寿仙谷的业绩尽显颓势。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寿仙谷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有投资者还称,寿仙谷商业逻辑属于让消费者交"智商税"。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曾打出2035年实现百亿目标的寿仙谷,面对业绩倒退、产品单一、依赖省内等众多难题,未来将走向何方?
01
近三年家族拿超8400万分红
寿仙谷的深厚历史底蕴可追溯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当时中草药郎中李金祖在武义县城创立了“寿仙谷药号”。这一传统在20世纪40年代初得以传承,李海鸿接手父业,而后又将精湛技艺传给其子李明焱。
1997年,37岁的李明焱成立了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主导研发的“铁皮石斛仿野生高效栽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17年推动企业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中国灵芝、铁皮石斛行业第一股。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寿仙谷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浙江寿仙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振皓和李振宇。其中,寿仙谷投资由李明焱持股65%、他妻子朱慧照持股35%,此外,李振皓和李振宇为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说,寿仙谷实质上由李氏家族掌控。
![]()
2022年起,李明焱长子李振皓、次子李振宇分别出任寿仙谷副董事长和总经理。据媒体报道,李振宇曾表示因为自己学文,主要负责寿仙谷经营管理事务,其兄李振皓是浙江大学药学博士,凭借专业学术背景,主导寿仙谷前端的研发育种和种植工作。
然而,自从李氏兄弟在寿仙谷出任重要职务后,寿仙谷的经营业绩呈现持续下行态势。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遭遇了近十年首次年度业绩倒退。2024年,这一颓势进一步加剧。
![]()
其中,2024年,寿仙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减少11.81%,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减少31.34%,均创下上市以来最大降幅。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寿仙谷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2.68%至1.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24.32%至5837万元,延续了自2023年以来的下行趋势。
此前,寿仙谷还首次提出了“实现2035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总资产突破百亿、带动农民增收突破三百亿”的远景目标。如今看来,寿仙谷的百亿目标难实现。
在资本市场上,寿仙谷的表现同样令人担忧。公司股价已从2023年3月的57.57元高点跌至2025年7月7日的21.13元,跌幅超六成,总市值为41.89亿元。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正加速撤离寿仙谷。2022年末的数据显示,当时共有135家机构持有公司股票9039.69万股,占总股本的45.84%。但到2025年一季度末,持仓机构仅剩4家,机构持股总量已降至6127.69万股,持股比例也降至30.91%。
此外,由于寿仙谷由李氏家族控制,公司大部分现金分红都落入李氏家族手中——李明焱及其配偶朱慧照、两子李振皓、李振宇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寿仙谷38.78%的股权。在2024年约5352万元的分红中,李氏家族独享2075万元;近三年2.18亿元累计分红,家族更是分红超8400万元。
02
营销重于研发
最近三年,灵芝孢子粉类产品作为寿仙谷核心产品,对公司毛利贡献度最大,该产品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以上;铁皮石斛类产品作为公司主打产品,近年来,该产品销售较为稳定,铁皮石斛类产品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重维持在14%以上。
![]()
从产品定价来看,寿仙谷的核心产品孢子粉定位高端市场。以淘宝天猫官网数据为例,截至7月7日,寿仙谷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颗粒90包(2.0g/包)破壁孢子粉券后价为4850元,产品单价达26.9元/克,显著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当然,高定价策略为寿仙谷带来了显著的盈利优势。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达80.72 %,其中核心产品灵芝孢子粉类产品毛利率更高达86.24%,而茅台酒当年的毛利率为94.06%。江湖上,早有寿仙谷“比肩茅台”的传说。
不过,寿仙谷的“老字号”还不够响亮,年轻群体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寿仙谷近年来用大量的广告宣传来维持品牌热度,在户外广告牌、楼宇电梯、高端候车厅随处可见寿仙谷,销售费用占比随之持续攀升,由2022年的38.52%增至2024年的43.89%。
![]()
相比于高额的销售费用,寿仙谷在研发上的投入稍显吝啬。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为6844万元,占比40.07%;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191万元,占比6.97%。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4倍多。
现阶段,寿仙谷的主要销售区域依旧停留在浙江省。2022至2024年间,公司浙江省内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六成,区域集中度居高不下。而浙江省外规模不足1亿元,营收占比仅在10%左右,还不及互联网渠道营收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寿仙谷全国化路难。
此前,寿仙谷还遭遇了不小舆论压力。早在2018年9月,寿仙谷灵芝孢子粉就曾陷“神药”风波,如将保健食品与中药饮片混淆,违规声称“抗癌”“辅助治疗肿瘤”等,被指涉嫌虚假宣传,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2019年、2021年,寿仙谷曾因违法行为被罚。2019年,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申请人子公司寿仙谷饮片于2019年3月19日在《杭州日报》发布“寿仙谷灵芝孢子粉”保健食品广告违反相关规定,属于未经审查发布广告的行为,且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含有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寿仙谷饮片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罚款4.50万元。2021年,武义县消防救援大队认定寿仙谷大药房武义分公司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投入使用、营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第四款之规定,决定给予寿仙谷大药房武义分公司责令停产停业,并处罚款3.00万元。
在东方财富股吧,部分投资者将寿仙谷产品与"脑白金"类比,直指其商业逻辑属于让消费者交"智商税"。
根据全国12315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数据,寿仙谷产品今年以来收到消费者多次投诉,涉及的原因包括价格问题、虚假宣传问题、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并已发起索赔诉求。
编辑 | 晓贰
排版 | 伍岳
主编 | 老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留言转载
|线索爆料
158 2712 6271
吴经理-同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