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4日,全省共收购新产小麦806.1万吨,同比增加111.9万吨。丰收的粮食将“住”进哪?我们一起到中原粮仓河南看看夏粮的“家”。
在新郑中储粮新港直属库,10个高度超过30米的“高个子”浅圆仓分列两排,一个浅圆仓就装有9800吨小麦,但占地面积却是传统平房仓的1/4。虽然储粮量大,一人却可以“足不出户”管理3到4个浅圆仓,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线上实时查看粮食状态。
中央储备粮新港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科副科长 张大伟:我们这个摄像头的话,最大可以放大到二十三倍,确保这个仓内每一粒粮食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浅圆仓配套的工作塔,粮食通过进粮口后,如同乘坐电梯,由提升机送到四楼圆筒筛进行初步清理,再被分送到二、三楼振动筛进一步清理除杂。
中央储备粮新港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科副科长 张大伟:我们工作塔整个设计产能是二百吨每小时,一万吨的仓房,三到四天就可以完成入库。
入库快,出库同样高效。利用粮食自流惯性,通过仓壁设置的出粮口,每小时可出库200吨粮食。安全储粮,控制温度是关键。浅圆仓在仓顶戴上了一顶“帽子”,无动力降温涂料对太阳光热量进行高反射,降低粮仓表面温度和仓内温度。“住”进鹤壁浚县一座楼房仓内的小麦,也正“享受”着低温。以低温储藏技术为基础的粮堆,水分减量大约由以前的平均1.5%降至0.5%,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楼房仓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厚实,隔热性好。
河南昱谷仓储有限公司副主任 靳朝辉:夏季高温时楼房仓第一层、第二层最高粮温比传统浅圆仓、平房仓分别低4(摄氏度)、3(摄氏度),即使外面气温高达40摄氏度,而仓内平均温度可以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更有利于实现优粮优储。
这座三层楼房仓总仓容2.8万吨,每层两仓,形似“居民楼”,便于灵活调配不同粮食品种。楼房仓配备输送清理装卸系统和智能集控系统,通过卸粮坑、清理筛、斗提机、气垫机等设备,高效完成粮食从运输车到仓内指定位置的运转。
河南昱谷仓储有限公司副主任 靳朝辉:楼房仓每层都具有分流卸粮管道,通过电脑一键操作,可以实现智能化入粮,让粮食也能“坐电梯、住楼房”,以50吨装粮量的货车为例,以往卸车需要30分钟,如今只需要15分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