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一支满怀热忱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余村,深入展开实地调研与影像记录,亲身感受这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实践地的发展脉搏。
循着生态与发展共荣的轨迹,团队足迹遍及余村多个关键坐标。在文化礼堂,队员们通过丰富史料和村史讲解,系统追溯“两山”理念从萌芽到成熟的非凡历程。随后,团队走访农创共富中心与全球合伙人共创空间,细致观察生态资源如何催生特色产业、吸引多元人才,为村民铺就家门口的致富新路。未来余村展厅则以其前瞻性规划蓝图,为队员们揭开了乡村智慧化、可持续化发展的未来图景。
在余村旧日发展阵痛的见证——矿坑遗址前,队员们驻足凝视,水泥厂轰鸣已成历史,生态修复后的矿坑静卧于青山怀抱,成为绿色转型最有力的无言注脚。当团队最终集结于那座意义非凡的“两山”石碑下,面对镜头,成员们不仅记录下余村如画的生态画卷——翠竹摇曳、溪流潺潺,更以无人机视角捕捉这片土地整体的和谐生机。调研中,队员们还随机采访了多位游客,倾听他们对余村生态之美与共富实践的由衷赞叹。
此次余村之行,青年学子们以脚步丈量、以镜头见证、以心灵感知,将理论课堂延伸至田野大地。余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当代青年深刻理解并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现实范本。
(湖州师范学院“红脉绿韵,余村新程”社会实践团队 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