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香港机场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前绿城集团董事长张亚东在准备登机前往温哥华时,被机场工作人员精准拦截并带离。这一幕不仅震惊了地产界,也让公众对这位曾经的行业风云人物充满了好奇和猜测。
一、机场拦截:事件的高潮
张亚东被拦截的场景如同电影情节般戏剧性。据目击者称,张亚东在登机口等待检票时,被机场工作人员确认身份后上前攀谈。双方交谈了约11分钟,随后张亚东被带离登机口,未能登上飞往加拿大的航班。尽管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其被带离的具体原因,但这一幕无疑为张亚东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二、从政坛到商界:张亚东的跨界传奇
张亚东的职业生涯堪称跨界传奇。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地产商人,而是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在入主绿城之前,张亚东曾在大连工作多年,从基层科员一路晋升至副市长,分管开发区规划等重要事务。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管理经验,也为他后来的商界之路奠定了基础。
2016年,张亚东被调往央企中交集团,随后被委以重任,于2018年出任绿城集团的执行总裁。彼时的绿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2014年,这家由宋卫平创立的民营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但凭借良好的口碑,被中交集团看中并斥资88亿港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绿城由此开启了“混改”之路。
三、“高周转”模式的辉煌与隐忧
张亚东接手绿城后,迅速改变了宋卫平“慢工出细活”的传统经营模式,提出“高周转”的理念。他指出,国内资金利用率最高的房企一年内能开发两个项目,而绿城平均两年才能开发一个项目,资金周转率过低。于是,他将项目开发周期压缩至1年以内,力求将资金效率提高一倍。
这一改革立竿见影。2019年至2021年,绿城地产销售额屡创新高,从1000多亿飙升至3500亿,市场排名从第17名跃升至第7。张亚东的“高周转”模式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让绿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隐忧。2022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行业整体面临巨大压力。此时,张亚东却依然坚持“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等地的土拍会上,绿城频频出手,花费400多亿囤积土地。面对股东的质疑,张亚东信心满满,宣称绿城要进入“三个前十”——销售额前十、自投前十和总资产前十。
然而,市场并未如他所愿。2023年,绿城毛利同比大幅减少22.47%,净利润也从2022年的88.95亿元降至66.78亿元,负债则一度高达4000多亿。与此同时,张亚东的年薪却居高不下,除了第一年加入绿城时较少外,其余每年均超过1000万元。
四、落幕:辞职与机场拦截
2024年3月,张亚东主动提出辞职,震惊了整个地产界。就在市场还在猜测他下一步的去向时,5月在香港机场的一幕发生了。张亚东被工作人员拦截,未能登上飞往加拿大的航班。尽管目前官方尚未明确其被带离的具体原因,但这一幕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张亚东的案例并非孤例。海航集团的陈峰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命运。2020年,陈峰因职务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其试图前往香港的计划在深圳边关被拦截。陈峰的案例提醒我们,任何企业的经营都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否则终将付出代价。
编者按:张亚东的“高周转”之路曾经为绿城带来了辉煌,但也最终导致了高负债的困境。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企业的发展需要稳健的策略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在追求快速扩张的同时,必须兼顾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绿城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