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扁担女孩,视频里她独自一人挑着高中所有的行李往家的方向走,步伐坚定,目光炯炯有神,评论区也是一片感动,点赞转发破百万。可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从电视屏幕搬到了短视频平台,加了更煽情的背景音乐和滤镜。
再看那个高考288分的女孩,直播里哭得梨花带雨,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有人安慰她"尽力就好",有人嘲讽"这分数连大专都悬"。但奇怪的是,她的直播间在线人数越来越多,打赏礼物不断。没过几天,她就开始接化妆品广告,卖起了学习资料。原来,高考分数低不是终点,反而是流量变现的起点。
这两个故事看似极端对立,本质上却是同一套流量逻辑在作祟。当我们的注意力变成稀缺资源,任何带有戏剧性的故事都能被包装成流量产品。励志牌和卖惨牌,不过是营销号手里的两张王牌,哪个能引发争议、收割情绪,就打哪张。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极端化的叙事正在扭曲我们对生活的认知。要么把寒门学子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要么把学习困难的孩子包装成值得同情的弱者。可现实生活里,大多数学生既没有感人肺腑的逆袭剧本,也不会差到无可救药。他们每天早起晚睡刷题,偶尔偷懒打游戏,考试成绩不上不下,这才是真实的学生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