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衡东县大浦镇的大明村,生活着一位 97 岁高龄的老人吴德臣。原本,他和大多数老人一样,过着平静而普通的晚年生活。然而,一场意外的变故,却让他的生活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一时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
吴德臣老人曾经是当地的一名电工,退休后的他,一直和老伴在村子里安享晚年。他身子骨硬朗,烟酒不沾,70 多岁的时候,还能身手敏捷地爬上屋顶修理房屋。凭借着自己的电工手艺,村里哪家的电路出了问题,他都会热心地前去帮忙,因此在村里人缘极好。家庭氛围也十分和睦,儿女们都很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老伴的离世,给吴老爷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段时间,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愿和子女交流。祸不单行,不久后,老爷子又中风了。中风后的吴德臣,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行动也变得迟缓起来,为了照顾他,子女们开始轮流陪伴在侧。
一天,女婿娄万山像往常一样给老爷子理发。当梳子划过老爷子的头发时,娄万山的手突然停住了,他惊讶地发现,老爷子原本雪白的头发,发根处竟透出了黑色。娄万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叫来妻子吴雅君。
![]()
吴雅君起初也觉得丈夫是看花了眼,可当她凑近一看,也愣住了。母亲去世后,父亲深受打击,头发从发梢白到了发根。前几次给父亲洗头时,还没发现异样,如今发根处却实实在在地变黑了。
吴雅君心里一紧,担心父亲是不是患上了什么怪病,赶忙询问父亲最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老爷子想了想,说最近戴假牙时,总感觉牙齿硌得慌。女儿和女婿听后,赶紧仔细查看老爷子的牙齿。这一看,两人当场惊呆了 —— 老爷子两颗门牙旁,竟冒出了新牙。
吴雅君坐不住了,立刻跑到村里,请来几年前给老爷子拔牙的匡医生。匡医生戴着老花镜,拿着手电筒,仔细地观察着老爷子的牙齿。确认这确实是新长的牙齿,而且新牙明显比门牙短一些。
匡医生皱起了眉头,他清楚地记得,几年前自己亲手为老爷子拔掉了坏牙,如今在拔牙的位置又长出新牙,这对于一位 90 多岁的老人来说,太不符合常理了。作为牙医,匡医生一时也摸不着头脑,只能提醒家人,留意老爷子最近的饮食有没有异常。
吴雅君陷入了回忆。父亲向来喜欢素食,饮食规律。但自从母亲去世后,他突然爱上了甜食,甚至有时把甜食当饭吃。吴雅君心疼父亲,每隔几天就会去镇上的蛋糕房,买些面包和蛋糕回来。难道是这些蛋糕有问题?
![]()
吴雅君带着疑问,来到蛋糕房,质问老板:“你家蛋糕里加了什么?我爸爸吃了你家蛋糕后,竟然长出了新牙,头发也变黑了。” 老板一脸茫然,解释自家蛋糕都是用普通的鸡蛋、面粉制作,没有添加任何特殊配料,而且其他顾客也从未反馈过类似问题。
为了一探究竟,老板跟着吴雅君来到了老爷子家。亲眼见到 97 岁的老爷子长出新牙,头发眉毛也变黑了,但老板心里清楚,这和自家蛋糕无关。
很快,这件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大家纷纷前来一探究竟,甚至有人从千里之外赶来,希望能讨教 “长生不老术”。起初,家人觉得老爷子没有其他不适,长新牙、白发变黑是好事。
但渐渐地,村里的流言蜚语开始蔓延,有人说老爷子长新牙会抢小辈的福气,导致后人短寿。老爷子听到这些谣言,气得脸色铁青。为了堵住众人的嘴,给老爷子和家人一个清白,子女们决定带老爷子去省城大医院检查。
![]()
经过一番打听,家人联系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的李健教授。按照约定的时间,一家人陪着老爷子来到了长沙。李教授对这个特殊的病例充满了兴趣,为老爷子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结果和匡医生的诊断一致,老爷子确实长出了新牙。这让从医多年的李教授也陷入了沉思,正常人一生只换两次牙,97 岁的老人长出新牙,实在违背常理。
李教授查阅了大量的医书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丝线索。书中记载,老年人有可能生出畸形多生牙。但经过再次检查,李教授发现,老爷子新长的牙齿,无论是形状还是位置,都属于恒牙,与畸形多生牙特征不符。
排除这一可能后,李教授给出了新的推断 —— 老爷子新长的是阻生牙。看到大家一脸疑惑,李教授解释道:“老爷子的乳牙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脱落,导致恒牙一直被压制无法长出。前两年乳牙病变被拔掉,这才给被压制了 90 多年的恒牙腾出了生长空间。”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
牙齿问题解决了,可头发变黑又是怎么回事呢?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张弛博士给出了解释。原来,这和蛋糕并没有关系,老爷子白发转黑,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子女口中得知,老爷子不抽烟、不酗酒,即便喝酒,也会先把酒温热。
![]()
在老伴儿去世前,老爷子大半辈子都以素食为主,三餐十分规律。而且,老爷子心态平和,很少生气,待人接物总是和颜悦色。此外,他还坚持锻炼,70 多岁时还能修理屋顶、干农活。正是这些坚持了几十年的良好习惯,让老爷子保持了相对健康的身体状态。
不过,张弛博士也指出,虽然老爷子头发变黑,但从各项身体指标来看,他的身体机能仍在衰退,“返老还童” 只是人们的夸张说法,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无法真正被逆转。
其实,除了规律的生活习惯,吴老爷子还有两大 “逆龄法宝”—— 勤劳和良好的心态。从他 90 多岁还能自己修理屋顶就能看出,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科学研究表明,勤动手、爱动脑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更低。
在生活中,像吴老爷子这样保持活力的老人并不少见。前几年,97 岁的彭楠奶奶就因为热爱学习多次登上热搜。彭奶奶退休后,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开始学习琴棋书画。30 年过去了,她依然乐此不疲,学习时的专注程度,让老师都忍不住称赞。
![]()
她的儿孙曾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休息,可彭奶奶却把学习当成晚年最大的乐趣,还笑称要活到 150 岁。还有一位 81 岁的奶奶,坚持学习舞蹈 65 年,跳舞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出门,她都会精心化妆,穿上漂亮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整个人光彩照人。
美国的摩西奶奶,一生在农场劳作。58 岁时,她突发奇想,开始学习绘画。80 岁时,摩西奶奶在纽约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在当医生时,给摩西奶奶写信,倾诉自己想成为作家,却又不敢放弃稳定工作的纠结。
没想到,摩西奶奶不仅回了信,还鼓励他 “人生永远不晚”。在摩西奶奶的鼓励下,渡边淳一毅然弃医从文。
不难发现,这些老人之所以能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正是因为他们勤于动手、善于学习,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就像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幼师,在唱歌跳舞、玩游戏的过程中,也会拥有一颗童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自然也就更显年轻。
![]()
吴德臣老人的经历,看似离奇,实则是他多年来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心态的一种体现。这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永远都不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