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尧明
尤秀渊女士是江南文化群的群友,现就职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高级讲师、中国非遗女书传承人、江苏女书文化宣传大使,武汉大学女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无锡永明女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悠悠古运河畔的南长街上,有一座“女书书院国风体验馆”,尤秀渊老师经常在这里开展非遗、汉服、妆选、旅拍、国风等活动。她还经常穿梭于各个学校和单位,为来自海内外的同胞传授中国礼仪文化和女书;至今,她在全国各地已组织了3000余场公益讲座,累计服务人群达6万余人。
有一次很偶然,我在家里看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开门大吉》,看到了尤秀渊老师受邀参加了活动。她和节目主持人小尼侃侃而谈,谈吐十分自如。她声情并茂,宣传女书,温文尔雅,充分展现了江南女子温婉柔美的形象。并在荧屏上教小尼学写“福”字的女书,她写的“福”字,纤细清雅,小尼写的“福”字比较肥胖。小尼作了评价:“你写的女书‘福’字像柳叶,很秀丽;我写的‘福’字女书胖乎乎的,像贾玲,”引起了全场的一片笑声。通过猜歌闯关活动,这次尤秀渊老师获得了5000元的家庭梦想基金,准备用于筹备“女书阅享书屋”,用来开展进一步宣传女书、传承女书的公益活动。
![]()
今年4月26日,正值清华大学114周年校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字对话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启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文学院主办,清华大学西南濒危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西南濒危文字展”在此举办,60 余位学者与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女书,水书等珍贵文字遗产的展出。
在展览期间,尤秀渊老师受邀参加活动并作主题演讲,以《文旅融合:非遗女书与她文化、她世界》为主题,深度解读了女书背后的女性叙事体系与当代价值,为濒危文字保护与活化注入了多元思路。此外,尤秀渊老师还向清华大学赠送了女书作品《传奇女书》,以艺术的形式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传承之光。
尤秀渊第一次接触女书是在2011年,偶然遇到一位女书爱好者送给她一张用女书字体书写的“竹报平安香一片”便签,这张便签成为她开启女书领域的钥匙,此后几年被她一直带在身边。纸上美丽的文字令她沉迷,同时也激起了她的好奇心。从2013年起,她曾多次前往女书的发源地湖南江永县实地感受了解女书文化。考察之路颇为艰险,但穿过荒郊野岭来到江永县城,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惊喜,到处都是女书文字,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
她一路探寻,做了很多的田野调查,去寻访女书,追寻女书。女书的世界里有很多的闺蜜情深,也有很多的母亲教导女儿如何做一个德行好的女性。千百年来,它像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在女性群体中流传,体现了中国女性对自由、爱和美的一种精神追求。尤秀渊是个江南才女,在绘画和书法上都有一定的造诣,接触了女书之后,她爱上了女书,觉得自己与女书能融为一体,应该为传承女书、宣传女书肩负起担当和使命。记者采访尤秀渊时,她曾说:“做了女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爱好,也有了更多的精神寄托。当安静地书写女书时,它真的就是对灵魂的安抚,让内心非常宁静。”
![]()
到目前为止,关于女书文字记载最早能够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当时发行的“雕母钱”背面的文字采用的正是女书字体,镌刻着“天下妇女”、“姊妹一家”。
女书字体呈长菱形,右高左低,秀美而独特,带有江南女子的婉约。其字体笔画的构成较为简单,包括竖、撇、弧、点,可单单靠这四种元素就能够衍生出那么多美丽高雅、极具艺术观赏性的女书文字,不得不感叹那个时期女性的才华和智慧。
女书是封建社会里属于女性的一道微光。封建社会女子的生存环境比较封闭,“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无才便是德”。湖南江永当地的女子为了满足女性之间传递信息的需要,发明了这种名叫“女书”的字体。
女书具有四大独特之处:一是女性专属传承,仅在女性之间流传,遵循老传少、母传女的传承模式;二是语言的活化石,以当地方言“永明土话”为基调,原始文字约500个左右,却能完整表达汉语的语义;三是书写娟秀美丽,笔画纤细均匀,行款由上至下,由右向左,极具美学价值;四是体现民俗记忆,在女性特定的节日,婚嫁、结拜等仪式中传承,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智慧。
![]()
2005年女书以“全世界最特别特征文字”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6年女书习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字体飘逸舒展,字间极其乐感。女书的这种神秘性与独特性,被誉为“世界文字奇观,闺中奇迹,千古之谜”,她散发着母性永恒的光芒,是中国女子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献给世人最珍贵的礼物!
![]()
中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谭盾,2013年从女书传承人那里收集到的故事中,挑选出13段原汁原味的吟唱,创作出微电影交响诗《女书》,并把它推向国外演出。谭盾认为:女书其实是一种世界文化,他的使命要把这种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据他透露,在美国排练这部作品时,费城交响乐团的一些音乐家被感动得边流泪边演奏。
![]()
季羡林在给世界记忆遗产的推荐函中写道:女书作为一种在旧制度下,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的民间普通劳动女,运用自己独特的才能创造来的专用文字,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呈现,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女书文献以及相关的文化,具有语言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多种价值,其社会功能,至今为现代文明所运用。”
女书兼具了柔性美、古典美、动态美、和谐美,女性的自尊、自强、自信、创新的精神与睿智,在女书中得到了一种具体而鲜活的体现,让我们后来人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谛。
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赠送了女书,希望能引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重视与关注。
![]()
尤秀渊老师把女书带回江南之后,一心扑在宣传传承女书上,发挥她善长教育与书法的特点,成为当代十分出彩的女书传承人。近年来,她的女书书法作品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被清华大学女书研究中心赵丽明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馆原馆长周功鑫、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百家讲坛》康尔教授、联合国100多位外交官以及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我国港澳台地区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用她的话来讲,女书是“纯粹文化,值得一世追随”!
作者简介
陈尧明,文化学者,无锡市江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南文化》杂志常务副主编,原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