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数据库第376周更新公告
13精资讯-增加2024年意外险产品经营数据
13精资讯-增加2025年披露的17家公司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
13精资讯-增加2024年6月保险公司高管任职批复
13精资讯-增加最近一月保险公司被处罚数据
13精资讯-增加最近一周保险公司投连险净值数据
13精利用最新录得数据做的研究报告之376期:
2024年度寿险公司新业务获取费率排行榜,是不是获取费用率越高,新业务利润率就越低呢?
先说结论:
1、基于新保险合同准则的附注披露信息,“13精”给出了寿险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的计算公式:
新业务获取费用率=当期初始确认保险合同的保险获取现金流量/当期初始确认保险合同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需要解释的是,关于保险获取现金流量,有一个争议点就是续期佣金算不算保险获取现金流量?续期佣金,是获取费用还是维持费用,这是一个争议点,所以最后就变成一个会计政策选择,我们知道一些公司把续期佣金作为维持费用处理。
2、2024年12家寿险公司汇总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8.4%,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
与之相反的是,12家寿险公司汇总的新业务利润率为8.7%,同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在对2024年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亏损合同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5.7%,而非亏损合同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则为8.7%。这一数据对比初步表明,相对优质、有望盈利的业务往往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费用来获取。
2024年平安寿险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是最高的11.9%,其次是太保寿险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9.9%;太平人寿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利润率9.6%,排在第3位。
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影响,2024年新华保险、中邮人寿、阳光人寿、交银人寿等4家公司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下降了2.5百分点。
3、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低,并不意味着新业务的利润率就越高。“13精”给出了2024年12家寿险公司的新业务费用率和新业务利润率指标。
从两者的散点图关系来看,直接可以得出,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高,并不意味着新业务利润率越低。
相反,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高的公司,新业务利润率往往也越高,这与我们的经验感知相悖。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头部公司的主渠道仍然以个代渠道为主,这种分析并不是个代渠道和银保渠道的新业务利润率(新业务费用率)的简单比较。而是在整体的大个代渠道环境下,一些公司为更优质的业务投了更多的市场成本。
正文:
“13精”基于新保险合同披露的附注信息,计算了12家寿险公司的新业务利润率指标。
除了新业务利润率指标外,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也是行业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直接反映了寿险公司在获取新业务时所支出的成本。
本着“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13精”深度解析新保险合同的报表附注披露信息,继挖掘寿险公司新业务利润率后,本次我们将视角聚焦新业务的获取费用率。
1
什么是新业务获取费用率?
寿险新业务获取费用率是指寿险公司在开展新业务时,为了获取这些业务而支出的费用占该业务保费现值的比例。
与新业务利润率指标类似,衡量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的指标我们同样使用的是新业务的保费现值,即不仅包括当前保费,也包括未来各期保费收入的现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保险合同准则下,各家公司开始披露寿险新业务保险合同负债明细。
其中,“未采用保费分配法计量的保险合同”往往指得就是寿险业务;而“于当期初始确认”的保险合同,指的是新签发的保单。
由此,我们给出了寿险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的计算公式:
新业务获取费用率=当期初始确认保险合同的保险获取现金流量/当期初始确认保险合同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需要解释的是,关于保险获取现金流量,有一个争议点就是续期佣金算不算保险获取现金流量?续期佣金,是获取费用还是维持费用,这是一个争议点,所以最后就变成一个会计政策选择,我们知道一些公司把续期佣金作为维持费用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的指标测算,主要是依据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中关于“未采用保费分配法计量的保险合同于当期初始确认时对保险合同计量组成部分的影响”的报表附注信息。
2
寿险公司新业务获取费用率
目前,我们已收集到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阳光人寿、中邮人寿、交银人寿、平安健康、太保健康、太平养老和平安养老等12家寿险公司的新业务指标。
2024年中国人寿新业务获取费用是626.7亿元,是12家公司规模最大的;平安养老新业务获取费用仅有1.0亿元,是所有公司中规模最小的。
2024年中国寿险的新业务保费收入现值为8120.9亿元,是保费收入现值规模最大的。
以保费现值作为权重,我们计算12家寿险公司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
2024年12家寿险公司汇总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8.4%,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
与之相应,12家寿险公司汇总的新业务利润率为8.7%,同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
此外,我们也分别计算了新业务亏损合同和新业务非亏损合同的获取费用率。
在对2024年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亏损合同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5.7%,而非亏损合同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8.7%。这一数据对比初步表明,相对优质、有望盈利的业务往往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费用来获取。
2024年平安寿险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是最高的11.9%,其次是太保寿险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9.9%;太平人寿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为利润率9.6%,排在第3位。
相比而言,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影响,在新业务保费收入现值超千亿元的公司中,中邮人寿和阳光人寿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相对较低。
对此,我们进一步计算了近两年新华保险、中邮人寿、阳光人寿、交银人寿等4家以“银保渠道”为主公司的新业务获取费用率。
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影响,2024年4家公司新业务获取费用率下降了2.5百分点。
3
寿险公司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高,新业务利润率越低吗?
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低,并不意味着新业务的利润率就越高。“13精”给出了2024年12家寿险公司的新业务费用率和新业务利润率指标。
从两者的散点图关系来看,直接可以得出,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高,并不意味着新业务利润率越低。
相反,新业务获取费用率越高的公司,新业务利润率往往也越高,这与我们的经验感知相悖。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头部公司的主渠道仍然以个代渠道为主,这种分析并不是个代渠道和银保渠道的新业务利润率(新业务费用率)的简单比较。而是在整体的大个代渠道环境下,一些公司为更优质的业务投了更多的市场成本。
如果想了解更多详情,可以登录13精资讯机构版查询、下载更多公司指标数据。
“13精资讯”
温馨提示:“13精资讯”分为机构版和个人版,但是,他们的用途和定位并不相同。
“13精资讯”个人版,并不是“13精资讯”机构版的缩小版或迷你版!
“13精资讯”机构版:
定位赋能保险机构的行业分析!
“13精资讯”个人版:
定位帮助代理人和消费者找到他们满意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产品!
2025年7月
(总第376次)
13精资讯(机构版)更新内容
13精资讯-增加2024年意外险产品经营数据
13精资讯-增加2025年披露的17家公司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
13精资讯-增加2024年6月保险公司高管任职批复
13精资讯-增加最近一月保险公司被处罚数据
13精资讯-增加最近一周保险公司投连险净值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