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特朗普社交媒体最新消息,美越两国在谈判最后一刻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来自越南的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任何第三国的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作为回报,越南向美国完全开放市场,也就是美国能以0关税向越南销售产品。
![]()
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并给了90天的宽限期,让贸易对手可以带着“诚意”来谈判,彼时宣布对越南的关税税率为46%,最后期限为7月9日。
如今,靴子落地,而这件事对我们,至关重要。
曾经,越南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受益方。2017年,越南对美出口的贸易总额还只有415.31亿美元,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战,越南开始大量承接中企的转口贸易,对美出口贸易总额也快速增长,到了2019年,越南对美出口的贸易总额增长到613.32亿美元,截止2024年,这个数据来到了1195.01亿美元,成为美国第六大进口商品来源国。
![]()
以搬迁的企业类型看,电子产品、纺织业、家具是生产转移的主力,因为他们大多以出口贸易为主,对关税成本敏感,且东南亚人力成本更低,本身也更适合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大概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能买到很多越南产的耐克鞋。
那么先说本次20%的基础关税。
跟4月9日特朗普宣布的越南46%的“对等关税”相比,显然目前达成的协议更低,也比经过两轮谈判后,当下美国对中国的30%的关税税率还要低,所以对于还在东南亚设厂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应该是从原本的天塌了,到现在的挨一拳。
当然也很疼,但不是不可以接受。
换个角度,因为在东南亚设厂也会被征收至少20%的关税,比原来最惠国待遇还是要高很多,所以很多企业就得琢磨琢磨,还要把企业搬过去吗?或者搬过去能得到啥?
就目前来看,越南20%,中国国内30%,如果算上新建厂房等机会成本的话,就需要企业仔细琢磨琢磨搬迁到底合不合适。
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会让部分打算转移的企业,开始重新考量,是继续留在国内,还是出走东南亚。
接着再说本次40%的转运商品税。
显然,这个就是奔着原来中国国内企业规避美国关税来的,越南让渡原产地核查权,允许美方派员实地检查越南工厂生产线,确保无中国零部件混入,且要求商品需满足HS编码前6位变更或本地增值率达30%以上才能被认为越南制造。
要知道,出走越南的企业,很多就是为了简单规避关税,所以绝大部分的制造流程,还是在中国国内完成,仅绕道越南做最后的组装,甚至一些家具企业只是在越南刷个漆,仅此而已。
而转运商品税的认定,显然就封死了“伪越南制造”这条路,什么直接更换原产地标签、通过在越南设立壳公司增加本地附加值比例,都行不通了,至少对于东莞家具厂的老板来说,去越南喷漆,肯定是拿不到越南原产地的认证了。
所以企业就需要做新的转变。
那些仅在越南做最简单加工的低附加值工厂,就可以关门撤离了(比如贴牌家具);一些中国输送零部件在越南组装的电子产品类,也需要至少30%的零部件在越南本地生产,说白了需要重新设厂,提高本地化率(比如把封测环节放到越南本地);本地化率超过30%的企业,则可以继续按节奏布局(比如宁德的本土锂电池工厂)。
美国正是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关税税率,来遏制中国的转口贸易,迫使越南在“市场开放”与“经济依赖”之间妥协,但也毫无疑问,会加深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引导中国本土企业向产业链的中高附加值过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