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8日至30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2025),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主办,聚焦“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前沿与应用”这一主题,吸引了来自纳米能源和压电半导体研究领域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现场参会,共同探讨这一蓬勃发展的新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前沿和产业应用新路径。
发布会现场
大会期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王中林院士与世界范围内一线科学家联合撰写的本领域的8本专著集中发布,分别是《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1-4卷)》、《麦克斯韦方程新拓展和应用》、《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纤维与纺织》、《摩擦纳米发电机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压电电子学与压电光电子学(第2版)》。
本号 接下来 将陆续介绍这些著作。今天首先为您重点介绍 《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
![]()
摩擦纳米发电机由王中林小组于2012 年在国际上首先发明,目的是利用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效应的耦合把微小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这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并具有史无前例的输出性能和优点,近些年来,其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都发展迅速。新书的出版势在必行。
历经两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杨亚、翟俊宜、王杰等与该领域国际上最活跃的研究人员联合撰写的全新系列《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1-4卷)》全卷本正式出版!
从最初的创新破茧到展域拓进,再到如今的广用成荫,《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系列全面涵盖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系统理论及其带来的快速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技术应用总结。全书共4 卷、53 章。每卷侧重于特定的主题或领域,涵盖的内容有基础科学、技术应用、材料研究和潜在的商业机会。
第1卷・理论与技术基础:包含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固-固接触起电的原理、液-固接触起电、位移电流理论、定量计算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基本特性等。
第2卷・微纳能源: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微纳能源的应用,包括在医疗、可穿戴电子产品和物联网等重要领域的应用。
第3卷・蓝色能源与环境: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收集蓝色能源和环境能源的应用,包括水滴能、风能、声能,这一卷也包括有关“蓝色能源”的想法和概念以及应用。
第4卷・传感与高压电源: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传感器和高压电源的具体应用,如触觉传感、人工智能、智能家居传感、交互神经和电子皮肤,重点介绍先进智能的最新发展。
本系列书为应用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以及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科研信息。在能源回收、电源和传感器相关应用及开发领域工作的机械和电子工程师也将从这项开创性工作提供的技术信息中受益匪浅。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一起阅读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