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丰茂
2025年6月26日周四,松山学园松山福祉专门学校迎来了远道而来的访日客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代表团一行。
此次访问,旨在深入考察我校在福祉人才培养领域的教育成果,并就未来中日两国在技能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进行友好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群英荟萃,共商未来
到访我校的人社部代表团成员均为中国人力资源与职业技能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与领导,包括:
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技能人才交流处处长 东红 女士
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技能人才交流处副处长 谭垚 先生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教材办公室主任 杜庚星 先生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 钱骏 先生
诚通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岭 先生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幼儿健康与护理学院教学副院长 倪爱清 女士
我校理事长刘曜先生、本部长后藤敏孝先生、校长天羽喜一先生及主要教学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交流会,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会上,刘曜理事长首先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以及在“语言教育+专业技能”一体化培养模式上的独特优势。
他强调,松山学园始终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贡献力量。
东红处长对松山学园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积极评价了我校在福祉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她指出,中国同样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借鉴日本成熟的介护教育经验、探索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双方在轻松而务实的氛围中,就教材开发、师资交流、学生实习、技能认证互通等议题交换了意见,为未来的合作描绘了广阔的前景。
实地考察,眼见为实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松山学园教学的基石。
会议结束后,在我校理事长刘曜、本部长后藤敏孝、校长天羽喜一的陪同下,代表团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的核心教学设施。
在介护实习室,现代化的模拟病床、康复设备和智能辅助工具引起了代表团成员的浓厚兴趣。他们详细询问了课程设置、实训时长和考核标准,对我校高度仿真实践环境的教学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
随后,在家政实习室,代表团也对我校培养学生全面生活自理与服务能力的教学细节反馈积极。
深入一线,感受温度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未来的工作环境,天羽校长特别陪同代表团前往我校重要的合作养老机构之一的“松户日生伊甸园”进行实地考察。
在前往的途中,天羽校长向代表团简要介绍了该设施的情况。“松户日生伊甸园”是日本生命与圣隶福祉事业团为纪念其周年庆,于1997年共同设立的高端综合养老社区。
它不仅是一个拥有超过350户独立居室的大型设施,更是一个集健康管理、文化娱乐、专业介护于一体的“康养广场(Well-Aging Plaza)”。从独立生活的康健长者,到需要24小时照护的介护长者,这里为高龄人士提供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超过20种不同户型的居住选择,并配备了独立的诊所、健身中心、文化学院和十余个兴趣活动室,是日本高端养老服务体系的典范。
抵达后,设施负责人的热烈欢迎。在参观过程中,他们不仅对这里酒店式的大堂、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专业的康复设施表示赞叹,更与正在此地实习的松山学园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
设施负责人特别向代表团介绍,多位松山学园的优秀毕业生,在结束实习后,凭借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成功通过考核,正式入职“松户日生伊甸园”,成为了这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负责人分享道:“来自松山学园的毕业生,不仅在‘身体介护’技术上操作规范,更在‘生活援助’和‘心理支持’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同理心。看到我们的毕业生自信、专业地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代表团成员们频频点头,能将学生送到这样高水准的机构进行实践并成功就业,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闭环。
此次人社部代表团的成功访问,不仅是对松山学园办学成果的一次良好肯定,更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标志着我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养老机构的积极认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松山学园将成为中日技能人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直面挑战,展望未来
此次深入的交流与考察,不仅展示了丰硕的成果,也引发了双方对行业未来的共同思考。
当前,中日两国在介护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挑战。 对日本而言,持续的少子老龄化导致介护人才缺口高达数十万,人力成本高昂,服务压力巨大;
而对于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与家庭结构变迁,使得专业介护服务需求井喷,但行业标准、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认可度仍处于起步阶段。
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差”与“经验差”,这既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机。
展望未来,中日两国在介护福祉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标准的互鉴与融合: 未来的合作可以探索将日本成熟的介护技术等级认证(如“介护福祉士”国家资格)与中国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结合,共同开发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备国际水准的教材与认证体系。
人才的“双向循环”: 不仅是“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在中国学习理论基础 -> 在日本深度实践 -> 回国成为行业种子教师/高级管理者”的人才双向循环通路,让优秀的毕业生将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带回中国,反哺国内养老产业的发展。
技术的赋能与创新: 积极拥抱AI、物联网等智慧养老技术。未来的介护人才,不仅要懂得生活照料,更要学会使用和管理智能监测设备、康复机器人等,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降低人力依赖。
此次,人社部代表团的成功访问,不仅是对松山学园办学成果的一次重要肯定,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探索人才合作新模式所迈出的坚实一步。
松山学园愿继续作为一座桥梁,连接两国需求,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优秀福祉人才,为推动两国养老事业的共同繁荣而不懈努力!
近期展会
1、
2、
3、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