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你每花5块钱买一瓶国产啤酒,就有4块钱流进了这三个外国人的腰包。
就是他们,让中国近200个国产啤酒品牌彻底沦为外资的囊中之物。他们不仅掌控美国百威、墨西哥科罗纳,更用一系列手段,让中国啤酒市场几乎全面沦陷。其胃口之大、手段之凌厉,连股神巴菲特都得避让三分。他们就是投资界令人闻风丧胆的3G资本——巴西三剑客。
早在2004年,3G资本的灵魂人物、巴西首富雷曼,就带领合作伙伴斯库比拉和泰列斯,以英博公司股东的名义,开启了对中国啤酒品牌的疯狂收购之路。湖北金龙泉啤酒的遭遇,就是最惨痛的例子。
1994年,风头正劲的金龙泉,一年能产出30万吨啤酒。很多人喝到的第一口啤酒就是它,仅一年税收就能达到1.2亿元。要知道,当时全国人均月收入才刚到800块。
然而,随着外资的进入,金龙泉的辉煌戛然而止。当时,金龙泉与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共同投资,而英博集团通过并购金狮集团,间接控制了金龙泉高达60%的股份。被剥夺话语权的创始人李大红,最终被迫下岗。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啤酒大王”,至今都没再回到啤酒行业。金龙泉的易主,宣告一个国产啤酒品牌的消失,更意味着中国啤酒市场的割据之战正式打响。
外资对国产啤酒的冲击,远比想象中惨烈。金龙泉被外资吞并后的短短几年里,巴西三剑客又以英博公司大股东的名义,连续将中国的双鹿、KK、红石梁、白沙、金陵、珠江、雪津等多个地方啤酒品牌收入囊中,肆无忌惮地蚕食国产啤酒的市场。
与此同时,其他外资也加入混战。2004年还未被英博并购的百威老东家——美国AB公司,就已成功收购东北最大的啤酒品牌哈尔滨啤酒。另一边,嘉士伯也先后入股重庆啤酒,收购乌苏啤酒、大理啤酒以及风花雪月啤酒。曾经百花齐放的中国啤酒市场,最终变得支离破碎。
那些被收购后的国产品牌,除了哈啤,无一例外都难逃被恶意替代、边缘化的命运。为缩短生产周期,他们在原料中加入玉米淀粉和大米,甚至直接加入酒精、酒花浸膏进行勾兑。二氧化碳和利尿剂的添加,也让曾经精心酿造的酒液,彻底变成工业产物,最终沦为时代的弃儿。
在外资一轮又一轮的疯狂冲击后,中国近200个国产啤酒品牌全部落入百威英博手中,其中近一半刚被接手不久就宣告倒闭。
与此同时,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展开了激烈的保卫战。2016年,百威英博企图收购拥有华润雪花49%股权的南非酿造,但这笔恶意并购案卡在了中国商务部的审批环节。商务部要求,百威英博成功收购南非酿造后,必须在24小时内剥离雪花股权。而剥离出来的这部分股权,最后又被华润雪花自己买下。简单来说,华润雪花借助外资壮大自己,最后又让股权完璧归赵。这一来一回,华润雪花反而大赚200亿。
青岛啤酒的保卫战与华润雪花类似。它先是凭借自身市场优势,与美国AB公司签署一份不平等条约,不仅解决资金问题,还获得精良酿酒技术与全球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最终,这部分股权也回到中方手中。
一番激烈厮杀后,中国啤酒市场形成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嘉士伯五足鼎立的局面。
事实上,国产啤酒与外资的斗争从未停止。如今,百威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占有率高达46%,堪称绝对王者。而国内啤酒巨头大多还在低价市场挣扎,以华润和青岛为首的国产高端啤酒反击战已悄然打响。这一次,我们能否扳回一城,让更多人喝上中国人自己的啤酒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