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都说,海燕书记在社区都不知道养了多少个孩子了。”说话的人正是郴州市北湖区人民路街道文化路社区书记李海燕,她以亲人般关怀居民,长期帮扶困难群体,建立深厚信任,将工作视为家事,用爱心和行动赢得居民尊重与依赖。7月1日,她和记者讲述了她独特的社区服务故事。
△李海燕用爱心和行动赢得居民尊重与依赖。
李海燕自参加工作以来,像她的名字一样,在繁忙的文化路来回地穿梭,用最稀松平常的话语,温暖着整个文化路社区居民的心,挽救了无数个家庭和许多个破碎的心灵。
李海燕每天去居民家串门,感觉像“走亲戚”一样。在小区里,你经常听到她的声音,“张阿姨,今天您吃药吗?儿子最近常回来看您吧?李叔,您的低保费已经到账了,叫您女儿记得帮您去银行提取啊。”……这些话,听起来都那么稀松平常,但是恰恰却是这些平常的话语,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温暖着整个文化路社区居民的心。社区有一些独居的老人,李海燕每次去看他们,看到他们身体没有异常,比较硬朗,就会感到很欣慰,像对待家人一样亲切。李海燕还经常帮他们买菜,带一些米和油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待在家里,有事情马上联系她。
△李海燕长期帮扶困难群体,建立深厚信任。
像这样类似的事情,在李海燕身上并不少见。辖区居民王军,父亲早亡,母亲癫痫下落不明,在福利院长大后也是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身边的邻居和家人都不搭理王军,李海燕了解到他的情况以后,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直帮扶他,为其介绍工作。但王军却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份工作干了两天,怕苦怕累,又不干了。每次都是辞职以后才告诉李海燕,她听到后非常生气,但又担心他没有经济来源,就又开始给他钱,让他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但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李海燕决定给他做工作,打开他的心扉,听他倾诉,引导他慢慢步入正轨。
后来李海燕去到了新的单位,王军打电话告诉李海燕不舍得她离开,李海燕告诉他:“虽然我不在这里工作了,但是我还是会经常回来看望你的。”李海燕早就没有把处理社区事务当作一份工作,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家事,没有把社区的居民当作普通的工作对象,而是把他们当成家人一样对待。
当记者问到是什么原因让李海燕一直坚持的做下去,她说:“社区的居民早就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平时会亲切的称呼我小妹,会关心我的身体,让我好好休息。我们之间的这种情谊促使我一直坚持下去。”
△李海燕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渐赢得居民们的信任。
一句句家常的问候,一次次踏实的帮扶,早已将社区编织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李海燕,这位千户居民的“家里人”,用多年如一日的步履不停,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温暖着每一颗需要关怀的心。她手中的“家事簿”,记录的是琐碎的柴米油盐,承载的却是基层工作者最厚重的责任与最质朴的深情。在她身上,“湖南好人”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以社区为家,视居民为亲”的生动诠释,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海燕,永远守护着文化路社区这片充满温情的港湾。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实习生侯宝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