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1日,李先念致电中央转皮定均:“皮旅今后归属苏皖军区建制(后为华中军区)并坚决接受他们指挥。”21天后,晋冀鲁豫军区司令、政委等领导,致电华中军区转皮旅各首长并转全体指战员,高度评价皮旅的突围胜利,也再次明确其转隶关系。
![]()
不久,中原第1纵第1旅,改番号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各团番号不变。当时军内外仍称他们为皮旅,其旅、团领导班子都没变化。通过中原突围,皮旅已证明是支劲旅,因此华中军区对其非常热情,不仅帮忙补充兵员,还送来大量粮食弹药、武器装备。
起初华中方面的计划是,将皮旅跟华中一旅合并为一个师,师军事主官还是皮定均,但师政治主官不是原皮旅政委徐子荣,而是新四军2师5旅政委赵启民。而且皮旅的一些干部,也将被调到其他部队工作,一是促进华中野战军的发展,二是利于皮旅的融合。但这些为什么最终都没有实现呢?
大概是因为皮旅上下不太接受,毕竟刚一起经历几十天的生死苦战,哪能说分开就分开。之后皮定均指挥皮旅参加淮阴保卫战、涟水保卫战、盐城保卫战,由于华东面对的敌人不同于中原的敌人等原因,打得很顽强,但战果一般。
![]()
后来皮旅改番为独立师,大家不要以为独立师是很厉害的意思,其实并不是,他们介于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之间。前面说要与皮旅合并的新4军2师5旅,其旅长成均都成7纵司令了。在1947年1月,皮定均离开皮旅,前往华野6纵担任副司令。
失去皮定均的皮旅,之后在华东还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战役,但其表现一般——受许多方面的影响难以融入华野。当年不少跟皮旅一块随华野征战的部队,都成主力部队了,皮旅却还是独立师。这意味着皮旅不会真正纳入华野建制,随时可能归建。
1948年年初,皮旅离开华野,先返回大别山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走到一半转向太行山归晋冀鲁豫军区参加华北内线作战。
1948年2月初,皮旅在邯郸休整时正式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第37旅。此次改编,营以上干部的变化很大,基本都升一级或两级:团长升旅长,旅长升太岳军区副司令,旅副政委升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旅长升旅长,旅政委升纵队政委等。
![]()
同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第37旅再改番号,为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三十七旅,参加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1949年1月,又改称第61军第181师,隶属于第18兵团,参加扶眉、西安、咸阳、占领成都等战役战斗。
皮旅在中原突围后,几易建制、几改番号,命途多舛。其实从皮定均被调离的那一刻,从皮旅从旅成独立师开始,皮旅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皮旅了。解放时期,他们参战无数,可是还是有些无名,不复当年中原突围中的辉煌。
![]()
有人说,这是皮定均和皮旅突围到华中后,没把握住机会,才导致如此的。但个人认为,这更多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皮旅跟皮定均若回中原,发展说不定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