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日媒《日经亚洲》6月28日消息,一个足以搅动全球神经的大动作,正在酝酿中。
美国官员正在为特朗普的访华行程制定计划。
你没看错,是特朗普。
不是美国国务卿,是已经重返白宫的美国总统。
![]()
如果一切顺利,今年晚些时候,特朗普将率领一个“超级代表团”访问中国——而代表团不是别人,是几十位美国最顶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特朗普可能要亲自带队,披挂上阵,为美国企业向中国求合作、求市场、求出路。
这就是现实。
前脚还在骂中国、制裁中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后脚就亲自跑过来谈合作,特朗普依旧是那个特朗普:翻脸比翻书快,转弯比体操空翻还丝滑。
可这一次,和过去有点不一样。
![]()
(二)
我们要问: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要来?
很简单,因为美国急了。
特朗普上台后,最大的问题摆在面前:美国经济回不去了,靠自己,解决不了。
高通裁员,英特尔亏损,波音烂尾,特斯拉大降价——美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叫苦。
而中国市场还在增长,还在出新品,还在搞科技革命。世界的大单,创新的前沿,供应链的命脉,都还在中国。
特朗普当然看得到。
所以,来中国,不是给中国面子,是给美国自己找活路。
带CEO们来,是希望这些企业能“接点血”,续命。
说到底,特朗普懂得现实比嘴炮重要。
![]()
现实是:没有中国市场,美国很多大企业根本撑不住第二任总统任期。
现实是:特朗普要兑现竞选承诺,就要搞经济;要搞经济,就不能不和中国打交道。
当然,他会怎么说?
“我来是为了让中国开放市场”“我来是为了给美国争利益”“我不怕中国,但我必须为美国人争饭碗”。
听起来理直气壮,但骨子里,其实就是——低头认现实。
别看嘴上硬,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不是你想制裁就制裁、想脱钩就脱钩的。
(三)
那我们该怎么看?
老规矩,三点判断吧。
第一,这是一次试探性接触。
特朗普不傻,他知道现在中美关系依旧敏感。他这次的“CEO代表团”其实更像是个探路石:看看中国怎么回应,看看中方有没有合作意愿。
![]()
如果中国欢迎,他可能乘势推进;如果中国冷淡,他就立马回去加关税、敲警钟、甩锅大法一开。
这就是特朗普的风格,来可以,合作也行,但永远保留扯脸皮的权力。
第二,中方不会轻易买账。
不是不欢迎特朗普,而是欢迎归欢迎,游戏规则得换。
上次来谈判,谈完就制裁;这次再来,如果还玩那套出尔反尔、签了不认、合作里加刺的戏码,中国没义务再陪演。
而且,中国现在也有更多主动权了。
芯片能做了,汽车能造了,新能源、电池、光伏、AI通通领先。你来,是你要市场;你谈,是你求合作。
中方应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可以谈,但得真心换真心,不许再耍花样。
第三,特朗普这一趟,是不得不来。
回看历史,美国总统真正愿意访华的时候,往往不是他们最自信的时候,而是——他们需要中国的时候。
尼克松是这样,克林顿是这样,现在轮到特朗普也一样。
嘴上硬,是政治需要;身体诚实,是生意本能。
所以,他来了,并不是中国的胜利,而是美国的现实逼迫。
![]()
最后再说一下:
这一次,特朗普不是来给中国下马威的,而是来“拼经济”的。
他可以继续嘲讽华为、中兴、比亚迪,但当他不得不带着苹果、英伟达、波音、特斯拉来敲门时,一切都说明:这世界,谁掌握生产力,谁就有话语权。
中国准备好了吗?
欢迎特朗普来,但请他记住一句话:
朋友可以合作,骗子不再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